低碳生活,绿色行动-讲座

低碳生活,绿色行动-讲座

ID:42707901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0

低碳生活,绿色行动-讲座_第1页
低碳生活,绿色行动-讲座_第2页
低碳生活,绿色行动-讲座_第3页
低碳生活,绿色行动-讲座_第4页
资源描述:

《低碳生活,绿色行动-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低碳生活,绿色行动》主讲:陈德凤对象:华兴实验学校全体学生哥本哈根气象大会召开了,低碳生活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绿色生活?低碳生活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衣、食、住、行,从节电、节油、节气做起。一、衣、食、住、行谈低碳衣千万别小瞧了衣服的碳排放量,以最常见的纯棉和化纤面料的服装计算,我们的衣柜一年因新添服装而排放的二氧化碳至少就有1000千克。按照每季只买两件T恤(250克/件)、两件衬衫(250克/件)、两件外套(500克/件)

2、计算,不经任何染色印花处理,纯棉服装的碳排放量总计约为224千克,化纤服装的碳排放量约为1504千克,一旦你选择了有颜色和图案的服装,再加上皮革、羊毛等服装,你衣柜里每年新添服装的碳排放量远不止1000千克。减少购买服装的频率、选择环保面料、选购环保款式、减少洗涤次数、选择环保洗涤、手洗代替机洗、旧衣翻新、转赠他人、旧物利用、一衣多穿等,应该是低碳时代的穿衣主张。食食物也有低碳高碳之分。我们消费的食物需要人类的各种劳动和资源消耗来生产。生产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肉类,比生产谷物类食物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更多。低碳食物就是在食品的生产过程和人们在消费食品的过程中(包括加工和运输

3、)耗能低、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出量少的食物,反之即是高碳食物。因此我们要多吃素。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选择在本地市场比在超市里购买食物更显得低碳生活。节约食物,重视“打包”文化,打包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时尚。住住房面积不要过大,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家庭生活中的能源消耗比较巨大。因此如何提供减少能源消耗的绿色建筑,同时减少居住过程中的碳排放,是中国住宅开发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除掉技术问题以外,六楼以下的电梯应限时或禁止开放,让居民多爬楼梯,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水空调”是重庆力行低碳生活的重要体现。它主要是利用江水水温稳定的特点,

4、夏季散热,冬季供热。通过淡水源热泵技术,用电力把江水汇集到热泵中转换,从而形成一种空调系统。它在夏季可将房中的热量转移到水中带走,冬季则能从水中提取能量,通过载冷剂提升温度为房间供热。与普通家用空调相比,“水空调”夏季可节能20%~30%,冬季可节能40%~50%,污染物排放减少50%~80%。虽然现在“水空调”的只在很少的地方实验,相信一旦推广出来,当平常百姓家也能用上“水空调”的时候,在节能方面会取得更加震撼的效果。行少开一天车,低碳享生活,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节油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及时为车辆更换滤芯、保持适当胎压、停车等候时熄火,每车每年可减排400千克。选

5、择公交出行,最利减排。铜梁县2010年增设了许多公共自行车的站点,时常可看见许多的上班族和学生骑着公共自行车上班或是学习,应大力鼓励。二、晒晒自己的低碳小秘诀在穿衣上,我会选购天然棉、麻等自然材质,才可回收再生,并且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很少买新衣,如果买一件高档的衣服,又是干洗,又是熨烫,不但花钱多,消耗的能量多,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就多。为了节水,我们洗菜、洗脸用过的水,都不会随着倒掉,而是贮存起来冲厕所,废水再利用。洗澡也要尽量缩短时间。洗衣会选择手洗,很少使用洗衣机。一周以内有定时吃素食的习惯,既健康又环保。每吨饭量把握得恰到好处,不会浪费食物

6、,电冰箱是环保节能的,很少有剩菜剩饭。并且,在外面吃饭,吃不完的打包回家,每周固定几天全家吃素食。买新鲜、当季的蔬果。洗菜剩下的枯枝烂叶可以留下来堆肥,作成肥料给植物带来养分。冰箱、空调、电灯等电器基本上都是节能的,只要不用电源全都拔掉,这是我多年的习惯了。如果不得已需要搭车出门,尽量多共乘、多分享。我一般会选择公共自行车,既锻炼身体,也从中感受到骑车的乐趣。外出的时候,自带购物袋,避免回家的时候,又带回更多不需要的塑料袋。出行的时候,也会自带洗漱用具,不会使用宾馆准备的用品。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长时间不用电脑的时候,会选择关机,短时不用也会选择待机模式,可以更好的节

7、能。学会绿色行动,践行低碳规则,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