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04089
大小:324.14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9-20
《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演变。两大形态: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形态。三大线索: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经济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以官营手工业为核心的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商业发展的演变及与之相关的商业政策。四个重点: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及重农政策;手工业经营形态及成就;古代商业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及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第12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考点1
2、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
3、制度[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农业的起源(1)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2)地域特色: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生产工具的进步(1)刀耕火种:最初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工具。(2)铁犁牛耕26①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西汉中期,牛耕开始推广。②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③唐代发明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1)灌溉工具:翻车、筒车等。1.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有芍陂、
4、都江堰、郑国渠;西汉建成了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2)治理黄河: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如东汉王景治理黄河。(3)特色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261.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劳作方式)。(2)春秋时期:个体农耕。①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③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小农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土地所有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商周时期:
5、井田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3)封建社会①土地私有制:确立:商鞅变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发展: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明清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土地买卖的现象日益普遍,这导致土地兼并,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②土地国有制:均田制:为了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稳定国家赋役,北魏和隋唐都曾经实行均田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屯田制:曹魏和明初均实行过屯田。2.经营方式: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概念:地主
6、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2)发展①战国时期已经产生。②汉代日益普遍。③宋代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④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26(1)影响①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②佃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三、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1)中原人口的南迁,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2.过程26朝代表现特征26孙吴、东晋、南朝时期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
7、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出现了像建康一样的大城市江南初步开发26中唐以后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26南宋时期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6[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1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发展演变史料一①春秋战国时期,铁犁和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26西汉中期以后,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②唐朝,曲辕犁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
8、于在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据柳斌杰主编《灿烂中华文明·经济卷》等整理史料二③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借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摘编自《太湖地区农业史稿》[问题](1)根据史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生的变化。(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牛耕大量退出的原因,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特点是什么?[解读]史料一、二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
9、迁。①反映的是传统农业的产生;②反映的是生产工具的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