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片机_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课题名称:学院(系):年级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课题国内外现状当今社会,应用单片机的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足迹。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科技越发达,智能化的东西就越多。学习单片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在国内单片机学习呈上升趋势,但是很多人
2、学习时没有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面对种类繁多的各类开发板,仿真器,让初学者无所事从,不但多花钱还多走不少弯路,学生学习单片机没有大的资金投入,能够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才是最好的。Intel8051系列是我们在大学课堂中学习的。因此本课题围绕8051系列单片机设计,从电路图绘制,PCB板设计,硬件焊接,程序设计,在线仿真到各项功能实现,目的在于让学生将课堂上学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对单片机的认识,学习专业软件的操作,熟悉制作过程,掌握一门技能,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增加学生的实践经历,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可选方向,拓展就
3、业渠道。二、研究主要成果在目前的国内外市场中,主要单片机学习教学电路中,仿真器与开发板是分开的,且仿真器造价高,使用中仿真头易损坏。开发板种类多,不系统,应用中两者接合投资太高,学校投入太大。因仿真器与学习板是分开的,学生学习东西也少,板子做完后,学生只能留有学习板,想在课余再学习,终究因没有仿真器而受限止,实用性小,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三、发展趋势现在可以说单片机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世界上各大芯片制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从8位、16位到32位,数不胜数,应有尽有,有与主流C51系列兼容的,也有不兼容的,但它
4、们各具特色,互成互补,为单片机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微型单片化现在常规的单片机普遍都是将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并行和串行通信接口,中断系统、定时电路、时钟电路集成在一块单一的芯片上,增强型的单片机集成了如A/D转换器、PMW(脉宽调制电路)、WDT(看门狗)、有些单片机将LCD(液晶)驱动电路都集成在单一的芯片上,这样单片机包含的单元电路就更多,功能就越强大。甚至单片机厂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做,制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单片机芯片。此外,现在的产品普遍要求体积小、重
5、量轻,这就要求单片机除了功能强和功耗低外,还要求其体积要小。现在的许多单片机都具有多种封装形式,其中SMD(表面封装)越来越受欢迎,使得由单片机构成的系统正朝微型化方向发展。应运而生的各类单片机的仿真器,学习电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向着多功能,小体积,多用途,实用性方向发展。四、存在问题教学电路中用的主要芯片都是一些老产品,与当今流行的芯片想比,功能太单一,体积大,电路及应用程序复杂,投入相对较大,现实中使用较少。现在学习的虽时最基础的东西,但是与实际有很大差距,技术落后,跟不上科技的发展需求。五、主要参考文献1牛昱光.单
6、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68~2782蒋力培.单片机微机系统实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92~2063孙逸洁,巩恩福,万琰.单片机实验演练箱的设计.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Vol6No.2:12~134俞时.单片机集成仿真系统的开发.中国纺织大学学报,Vol.25,No.6:33~375赵克刚,易帝文,张治强,万为.单片机仿真实验平台设计实践.科技咨询导报.2007,No.23:226~2276王为青,程国钢.单片机KeilCx5应用开发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
7、007,20~937徐玮.经济型51仿真器.电子制作2004年第8期:30~328贾巍.单片机仿真开发软件的应用.中国水运,2007,N0.11:134~1359林益平.基于SST89E54RD单片机的MONITOR-51仿真器设计.肇庆学院学报.2008,29(2):29~3210荣霞,谭宝成,倪原,张荷芳.MCS51/96单片机教学实验装置的研制.西安工业学院.2006,9,16:76~7811唐德礼,王襄.单片机学习机及编程器的设计与制作.现代电子技术.2005,12:117~12012ST.LlashFlex51
8、MCUPDF.SSTComponentsIndustries,2008:1~10,78~7913AnalogDevicesLncAD590.AnalogDviceslnc,1997,1~1214Kaminsky,W.J.Davidson,E.S.SpecialFeature:DevelopingaMultip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