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ID:42685060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0

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摘耍:再生杂交高粱栽培是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进行头季高粱和再生高粱连作的栽培模式,通过品种选择、卡定播期、适时移栽、配方施肥、田间管理、适时收割、即时砍秆等措施,获得头季高粱和再生高粱高产。再牛杂交高粱栽培是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进行头季高粱和再生高粱连作的栽培模式,一般海拔450米以下的平坝、浅丘,温度满足3月平均温度15°C、9月平均温度20°C以上的区域可以种植。关键词:高粱;再生;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89-11头季高梁栽培技术要点1.1品种选择选用正季生长旺盛,再生能力强,产量较高

2、的杂交高粱品种。如泸糯8号。1.2卡定播期卡定播期对于高粱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关系到头季高粱的产量和再生高粱是否能够按期进行发苗、及时并且安全出穗和扬花结实。对于头期高粱播种的最佳时期是4月,每亩需要备种量为0.35公斤-0.5公斤。1.3适时移栽一定要学握好高粱幼苗的移栽时间,一般情况苗龄在25-30天左右,叶片在5片左右移植,但是切忌幼苗移植时间不得超过25天。幼苗在移植的过程中有缓苗期,所以最好在雨后或者粪水灌溉后进行移栽。1.4配方施肥肥料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但是如何利用肥料的最大效应,需要配方施肥。在高粱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提侣有机肥和无机肥按照一定的比例

3、进行混合使用,施肥方法为早施重施追肥。头季全牛育期每宙施纯氮10-15公斤,氮:磷:钾以2:1:1为宜。苗肥在移植后5-7天后使用,农家肥按照每亩1000公斤使用;尿素每亩5公斤或者碳钱10公斤;每亩使用过磷酸钙30-40公斤;拔节肥的使用。在高粱拔节前农家肥的使用要有所增加,每亩使用量1000-1500公斤、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穗肥的施用,穗肥的使用要根据高粱具体长势而泄,一般情况下,农家肥1000公斤,其中加入尿素3-5公斤。1.5叩间管理高粱从幼苗到收割都需要进行出间管理,在高粱移栽之后,要注意出间苗的管理,检查移栽苗的缓苗情况,是否需要补缺,尽量减少苗的缺失。移栽成活

4、后,结合施肥进行中耕,在高粱拔节前要完成追肥、培土等一系列工作,以保障高粱的生长需要。虫害是头季高粱防御的重耍对象,尤其是妍虫、螟虫、炭蛆病等。土蚕、玉米螟虫、妁虫等是高粱开花、抽穗前主要的防御对象。虫害防御直接影响高粱的产量,所以要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防御。化学药品的选用:土蚕的防御选择速灭杀丁和氯氧菊酯药剂,在黄昏时候用,效果最佳;防治蜗虫选用抗蜗威、毗虫I林、唳虫咪等;防治螟选用甲维盐、特杀螟等药剂等,对螟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于炭疽病和纹枯病的防治选用春雷霉素、井冈霉素防治,但是不要用冇机磷、冇机氮、无机铜制剂农药作为防治虫害,这种方法不利于高粱的生长。2再生高粱技术要点2.1

5、掌握好收割时间头季高粱不能进行盲冃收割,太早太晚都会影响高粱的产量,首先要对高粱进行观察,一般高粱穗子在九成变色、变硬这样即可收割。2.2及时砍秆在收割Z后,要及时砍秆,不宜拖沓,及时砍秆有利于高粱的再生以及提高产量。如果时间拖延,失去砍秆的最佳时机会导致高粱秆上部的休眠腋芽立即萌动、发芽,由于高粱秆上端的优势,会对其下的腋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挨近地面的节位发芽困难,更可能不发苗。留秆的高度是高粱再生的关键,留秆太高或者太低会直接影响产量。砍秆一定要掌握好高度,一般来说留秆3-5厘米即可。2.3注意排水再生高粱抗旱能力较强,但是怕涝。在砍秆之后要立即进行排水。如果遇到天气干旱,

6、可以把秸秆放到行间保湿。2.4及时去葉除草如果不能及时去篥除草会影响再生高粱的生产,除草去篥的最佳时机是再生高粱长出3片叶子的时候,每一组留有壮苗2-3个,其余应除去。在苗生长到30公分左右时应进行追肥,每亩施入足量农家肥和10-15公斤尿素,并除草培土上厢。2.5病虫防治再生高粱病虫害防治与头季高粱基本相同。2.6抢睛收割10月中下旬,当再生高粱籽粒转色变硬后,及时抢晴收割晾晒,防止霉变。作者简介:唐洪兵(1966—),男,重庆铜梁人,重庆市铜梁县农业委员会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种植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