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68528
大小:73.71 K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9-19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袁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袁版) 第五编宋辽金文学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掌握宋代文学概况。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发展阶段。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此后20年间,宋王朝先后平定了南方的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等割据政权,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但宋王朝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始终处在强敌的威胁之下,一直积弱不振。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偏安于江南一隅。公元1279年南宋亡。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是: 北宋
2、南宋 南宋亡 319年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1、宋朝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 2、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3、文以载道说的盛行; 4、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 5、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 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1、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 2、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 3、诗文中爱国主题的弘扬。 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1、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 2、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的整合; 3、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 4、
3、审美情趣的转变--从严于雅俗之辩转向以俗为雅。 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 3、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 第五节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一、古文: 1、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 2、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 3、古文风格的变化; 4、古文的普及。 二、诗: 1、宋诗对唐诗的因革; 2、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3、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4、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
4、建。 三、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 四、辽金诗文的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掌握王禹偁的诗文;西昆派。 第一节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1、王禹偁等人的散文 王禹偁是宋初首先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他不满意晚唐五代以来“秉笔多艳冶”的浮靡卑弱文风,推崇韩柳,认为文章是用来“传道而明心”的,应该做到“句之易道,义之易晓”。他的创作实践也较好地体现了他的主张。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如《待漏院论》、《唐河店妪传》、《黄冈竹楼记》等,都是他的名篇。2、柳开和穆修等人
5、的复古思想 他们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鲜明的复古主张。 第二节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1、宋初馆阁唱和之风和白体诗风流行 宋初馆阁唱和之风盛行,多模仿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风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近清雅。这种诗风仅仅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2、王禹偁诗中的新气息 王禹偁也学白体,但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写了许多反映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总体上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 对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
6、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 【作品讲读】 ●《村行》“数峰无语”句以移情拟人手法写山,构思精妙,山峰本不能言,以“无语”称之,“立斜阳”更见晚山有情。颈联色彩明艳美丽,“胭脂色”与“白雪香”此红彼白,有色有香;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作者思乡归隐之意,包含着贬官失意,异乡漂泊的沦落之感。风格淡雅,词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得白居易神韵,也是白体诗的代表作。 第三节西昆体的盛衰 一、《西昆酬唱集》的成书及“西昆体” 西昆体因杨亿xx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
7、势最盛的一派,欧阳修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西昆体代 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二、西昆体的艺术特征 西昆体的作家主要是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的特点。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其缺陷是独得李诗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三、西昆体的盛行四、西昆体衰微的原因。 西昆体衰微的原因:诗歌体裁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徒有模仿,缺乏自立的精
8、神。 这些缺陷导致它不能担当起开辟宋代诗歌艺术新境的任务。 第四节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于宋人常把贾岛、 姚合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 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