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68192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9
《综述最好的范例 脑神经的解剖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前四对脑神经的解剖研究进展程起学号:2009108法医前四对脑神经摘要:脑神经是连与脑的周围神经,有颅底的相应裂孔出入颅腔。近年来随着颅内疾病的多发,加之颅内错综复杂的解剖结构,使得颅内疾病成为神经解剖学领域的难点,为了更好了解疾病多发原因,为临床提供解剖学依据,本文就近年来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嗅神经;视神经动;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解剖应用前言:对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颅内行程的各段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探索其解剖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解剖结构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一、嗅神经1.解剖位置鼻腔黏膜嗅区内含有散在的嗅细
2、胞的胞体及其周围突,嗅细胞的中枢突汇聚成20多条嗅丝,合称嗅神经,向上穿筛孔如颅前窝,终于嗅球,传递嗅觉冲动。2.研究发现2.1嗅相关神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其分布:84%的嗅束后端与蝶窦、前中部与筛窦顶相邻,9.4%的嗅束仅与筛窦顶相邻,6.3%的嗅束与额窦顶相邻,几乎所有嗅束都在视神经管内口处与视神经交叉向前内行走,嗅球前缘与筛泡前缘基本在同一水平。在鼻中隔上部黏膜下、上鼻甲表面、上鼻道、以及中鼻甲表面都能观察到嗅丝分布及其交叉[1]。2.2显微解剖发现:每条嗅神经均由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形成的鞘包裹(嗅鞘),各嗅鞘间存在吻合,相互交通。较大的嗅鞘由2-4个属支汇合形成,其中2支
3、者为38.5%,3支者为47.9%,4支者为13.7%。嗅神经分布于鼻甲与鼻中隔粘膜的两侧,呈马蹄铁型。鼻甲侧嗅神经分布于上鼻甲粘膜的筛骨面,中鼻甲垂直部粘膜的筛骨面也可见少量的嗅神经分布,鼻甲粘膜鼻腔面未见嗅神经分布[2]。鼻中隔侧嗅神经分布于鼻中隔粘膜的筛骨面,鸡冠两侧粘膜上嗅神经分布较为密集,鼻中隔粘膜鼻腔面未见嗅神经分布。鼻甲侧嗅神经数目明显多于鼻中隔侧,嗅神经长度大于鼻中隔侧,鼻中隔侧嗅神经根部直径大于鼻甲侧(P<0.01)。鼻中隔侧嗅丝长度为5.91±1.95mm,医学参考值范围(95%)上限为9.73mm;鼻甲侧嗅丝长度为(10.22±2.20)mm,医学参考值范围(9
4、5%)上限为14.53mm。2.3嗅神经的形态特点及分布:一般研究认为,嗅神经起始于鼻腔粘膜的嗅细胞,其中枢突聚集成小束称嗅丝,分布于上鼻甲以上和鼻中隔上部的粘膜内,向上穿过筛孔入颅前窝,终止于嗅球,传导嗅觉【3】。但有关嗅神经的形态和分布层次的描述均不够详尽。Kim等【4】和朱行军等【5】报道上鼻道、中鼻甲表面甚至中鼻道均有嗅神经的分布,本研究发现上鼻甲和中鼻甲垂直部粘膜的筛骨面有嗅神经分布,中鼻甲的水平部及中鼻道未见嗅神经分布。纪荣明等【6】发现上鼻甲侧嗅神经数为6-12条,硬膜、蛛网膜包裹嗅神经至鼻腔顶部呈囊状者为10%,但对鼻中隔侧嗅神经的数目未见提及,本研究发现鼻甲侧嗅神经
5、数为(10.33+1.81)条,鼻中隔侧嗅神经数为(6.28土1.04)条(5-9条),嗅神经均由嗅鞘包裹(100%),呈马蹄铁型分布,鼻甲侧嗅神经数目多于鼻中隔侧,走行于鼻甲和鼻中隔粘膜的筛骨面,而不是鼻腔面。嗅神经数目与干性标本上筛孔数目相一致,而筛孔最大径大于嗅神经根部直径,说明所观察的嗅神经结构是通过筛孔上行连于嗅球的。筛孔分布呈两列,部分较大孔径的筛孔内可见2个较小孔径的筛孔,揭示部分嗅神经在筛孔上方汇合成干再连接到嗅球。二、视神经1.解剖位置视网膜中的节细胞的轴突向视网膜后部的视神经盘汇集,并穿过视神经盘处的脉络膜和巩膜构成视神经。视神经在眶内行向后内,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
6、,左、右侧视神经在交叉前沟处相互联合形成视交叉,后者延续为视束向后外终止于外侧膝状体。视神经(opticnerveON)和视交叉(opticchiasmanervousOC)是鞍区手术中的重点保护对象,由于同镰状皱襞及直回等结构关系密切,局部解剖知识甚为重要【7】。2.研究发现2.1ON与镰状皱臂的关系ON向后内方出骨性ON管后,上面均有一段由硬膜鞘覆盖,出鞘后转为颅内段,该鞘是硬脑膜反折而形成的双层结构,自前床突越ON上面,向内侧与蝶骨体上面的硬膜相续,呈横向的镰刀状,后边为菲薄的游离缘,故称镰状皱臂,此段管腔即称视神经管膜部。镰状皱襞沿ON长轴的长度为(2.6±1.0)mm,宽度
7、为ON横径的1.5至2.5倍,厚度介于0.1-0.8mm间。1.2ON和OC的血供ON和OC的动脉血供有上)下两个起源。(1)上组供血动脉3-6支,大部分主要来自ACoA复合体,少部分主要来自垂体上前动脉。大致前后走向,在OC及ON后段上面锯齿状迂曲行走,反复分支并广泛吻合。主要来于ACoA复合体者,在OC前缘及ON后半内侧面同垂体上前动脉的分支多处吻合或延续;主要来于垂体上前动脉者,自ON间隙后行。(2)下组供血动脉每侧1-10支,多数为3-5支,可来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