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66378
大小:2.89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19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1.汉朝(1)郡国并行制①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②影响:后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构成威胁,出现了“七国之乱”。③解决:景帝“削藩”,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2)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刺史改称州牧),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2.唐朝(1)唐太宗时,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
2、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2)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立节度使,导致割据势力发展。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教材补缺 唐代的藩镇割据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这造成了一些军镇(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史称“藩镇割据”。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
3、区的缩小,吐蕃、回鹘、西夏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藩镇之内,征兵重敛,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03.北宋(1)措施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2)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强干弱枝,守内虚外。(3)影响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1)措施①河北、
4、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②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省的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尉司进行管理。(2)意义①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促进了各民族交流和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二、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1.西汉:中枢权力开始分散(1)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个庶民皇帝,他手下大
5、臣大多为布衣平民,被称为“布衣将相”。汉武帝时更是有意提拔平民出身的人当丞相,这就降低了当丞相的门槛,降低了丞相的地位。(2)汉武帝设中朝(内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以削弱相权,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变成单纯的执行机关。2.东汉至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3.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分为三。(1)分工①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政令。②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③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运作程序: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20(3)特点
6、相权三分相权被分割为三部分,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4)评价①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③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宋朝:二府三司制形成,继续分割宰相权力(1)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增
7、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教材补缺 官职差遣体制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例如,名义上宰相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但那仅仅是“官”,掌握相权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这些“差遣”。如此,皇权得到加强,但也出现严重的冗官现象,冗费增多,且效率
8、低下。5.元朝:一省二院,相权反弹(1)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六部归入中书省;枢密院掌全国军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2)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威胁皇权。三、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1.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也叫世卿世禄制。官职被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