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63238
大小:2.96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19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时3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3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考点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背景、影响。(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的背景、表现及影响。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交通和通信工具、大众传媒的进一步变化。素养解读时空观念从1895年至1918年三十多年的时间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特点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从中国各区域空间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变化认识特点。历史解释(1)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
2、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或历史图片,解读印证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辩证认识高质量生活的追求直接影响到政治改革进程,使政治环境趋于宽松,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生活方式的变革,在思想领域里引起连锁反应,使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思维更加活跃。家国情怀从实业救国思想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
3、关系。20考点一 1894~1919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1.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原因(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且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主观上说,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1)原因(2)表现(3)结局: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考点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生活的变迁1.社会生
4、活的变迁(1)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2)辛亥革命期间①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②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③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④社交礼仪逐渐采用握手、鞠躬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⑤采用公历,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2.交通事业的进步(1)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2)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3)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等大城市出现。(4)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
5、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3.通讯工具的变迁(1)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20(2)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4.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业: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繁荣景象。(2)影视事业: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构图解史]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核心观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与妥协性,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成功的命运。[史料论点]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发
6、展的积极作用上海市地方协会、机制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提倡国货,实为解决民生问题之基本工作,努力物质建设之唯一途径,防止国际入超树立生产国防之无上利器……以期唤醒各界。——1934年《时事大观》核心论点:表明人民视实业救国为解决民生、提高国防实力、促进民族觉醒的途径,从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史料观点]推动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
7、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中国近代史》核心论点:史料表明辛亥革命中宣传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说明辛亥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史料观点]近代民俗变迁的特点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20——《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核心论点:(1)移植性:直接吸收西方习俗文明,如穿西装、喝咖啡
8、、看电影、握手等在中国流行。(2)变异性:中、西习俗文明碰撞、融合,如中西合璧的婚礼仪式、中山装等在中国的流行。(3)传承性:保留并传承中国传统习俗文明,如春节中的传统习俗等的保留。探究1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考题例证』【典例1】(2017·课标全国Ⅲ,28)18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