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播玉米小麦栽培技术总结

复播玉米小麦栽培技术总结

ID:42658807

大小:65.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9

复播玉米小麦栽培技术总结_第1页
复播玉米小麦栽培技术总结_第2页
复播玉米小麦栽培技术总结_第3页
复播玉米小麦栽培技术总结_第4页
复播玉米小麦栽培技术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播玉米小麦栽培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播玉米小麦栽培技术总结篇一: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下春小麦、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关键词春小麦;青贮玉米;复播;栽培技术20XX年笔者在乌图布拉格镇红星三九队进行小麦一饲料玉米复播栽培试验示范工作。小麦平均纯收入为10125元/hm2,青贮玉米平均纯收入21900元/hm2,总纯收入32025元/hm2,此复播模式经济效益比单播小麦和玉米高,经济效益比单种棉花高17175元/hm2o为了加快农区

2、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宜大力推广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模式,现将其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春小麦栽培技术整地小麦地前茬为棉花,播前要求灭茬整地,耕深达到一定深度,做到不漏耕、不重耕,使土壤表面平整、细碎,上松下实,有利于保矯保证,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播前用40%燕麦畏随喷随耙,晾一昼夜后进行播种,播深Ocmo种子选择与处理选择净度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纯度98%的新春14号种子。每100kg种子用40%拌种双150g进行干拌,并充分拌匀,堆闷4~6h后进行播种。播种20XX年3月27日

3、采用机械播种,播种量为375kg/hm2o采用120cm打境器作业,境宽20cm;范文TOP100每台播种机24行,行间距14cm。株行距15cm,做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镇压确实。科学施肥基肥。播种前,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足基肥,犁地前施有机肥30t/hm2、磷酸较120~150kg/hm2、尿素75^120kg/hm2,增施硫酸钾45^75kg/hm2作基肥,以全耕层施入较好。种肥。播种时通过播种机带磷酸二鞍75~105kg/hm2作种肥,为小麦苗期增补营养。篇二:复播青贮玉米丰

4、产栽培技术复播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复播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复播青贮玉米的生产。关键词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技术;丰产复播青贮玉米是利用小麦等早春作物收获后剩余的光热资源复播玉米,实现获取饲草料和增加收入的目的。复播青贮玉米之所以被料业看好,不仅因其生物产量高,生产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因为其营养成分含量较为丰富,技术分析表明:青饲玉米的秸秆营养丰富,糖分和胡萝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高,是较为理想的食草动物饲料。为推广复播玉米的种植,现将其栽

5、培技术介绍如下。1复播青贮玉米品种选择选择的复播青贮玉米品种,要具有早熟、植株高大、杂交、茎叶穗产量高、范文写作抗倒伏、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利用等特点,同时还要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土肥条件和收割时间,选择适当品种。中南2号、新玉9号、郑丹958、冀玉9号、美国先锋335、登海1号等品种生育期90d左右,株型较紧凑,具有丰产、早熟的特点,十分适合密植和复播。另外,由于青贮玉米收获期在籽粒乳熟后期至腊熟前期,全株玉米即茎秆、果穗一起收获,生育期可适当延长,可选择生育期100d左右的品种,如八农701等,可以提高生

6、物产量。2播种与施肥抢播覆膜选交通运输方便的地块,在小麦成熟后及时收获并整地,耕翻深度可根据土壤而定,一般深比浅好,以20~30cm为宜。整地应达到地平、土碎、墻匀和上虚下实,以保证覆膜质量和播种质量。因秋季地温下降很快,覆膜可以提高地温,延长生长期,提高成熟度和生物产量。适宜播期为7月中旬之前,越早越好,有利于夺取高产。篇三:小麦复播作物栽培技术小麦复播大白菜试验栽培技术—、品种选择:选抗病、丰产、商品性好的品种,改良青杂3号、青杂56号。二、整地作畦:前期作物采收后,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5吨,磷酸镀1

7、0公斤左右,然后进行耕翻,平整土地耙平。三、播种:播期以7月25日左右为宜,采用人工点播,每穴下籽4—5粒。行距70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1904穴,亩保苗1450-1500棵。四、浇水和施肥:大白菜喜欢比较冷凉湿润的气候,但在大白菜幼苗期,值新疆高温干燥的季节,其浇水的原则是: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大白菜的整个生育期,一般要浇8-9次水,收获前15天左右应停水。定苗后每亩窝追10公斤尿素,莲座期追复合肥5公斤加尿素8-10公斤即可。五、病虫害防治1、大白菜霜霉病: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

8、性粉剂拌种,用药量均为种子重量的%。初现病株后及时喷药控病,采用58%甲霜灵猛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施。2、细菌性软腐病: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喷药要周到,特别要注意到近地表的叶柄和茎基部。采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可溶性药剂4000—5000倍液(200毫克/升),1:250—300倍波尔多液,45%代森镀水剂900—1000倍液,药剂交替施用。3、最全面的写作站黑斑病:在白菜植株下部普遍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