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学分认定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分认定试题

ID:42657318

大小:127.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9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分认定试题_第1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分认定试题_第2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分认定试题_第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分认定试题_第4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分认定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分认定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必修三试题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0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0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3.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

2、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0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守仁4.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0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5.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

3、不曾低”等,这位思想家是0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6.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o”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0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7.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4、()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8.某班同学在鉴赏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时发表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0A.它反映了北宋城市的繁荣景象B.它突出地表现了北宋的社会风俗C.它是北宋时期宫廷画的杰出代表D.它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的活跃9.下列书法作品中,能够体现“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书体特色的是0乞^饪、-支t•尬探拶%賞节悠席扁ln>P阀⑥R:处条E猛高制<翠僻K證翁<谕下情屢4?遊、a劣立钱立道固逆橫欺令途海開奇彼大10•欧阳修的《盘车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

5、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0A.山水画,重视写实B.花鸟画,浓墨重彩C.文人画,重视写意D.人物画,形神俱备11・在汉、徽剧基础上,揉和昆曲、秦腔等优秀艺术成分,形成京剧。京剧成熟的时期是在0A.乾隆年间B.嘉庆年间C.同治、光绪年间D.宣统年间1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质问:“今日本行之,亦勃然兴起,而犹谓议院不可行哉?而犹谓中国尚不可亟行哉?”下列对郑观应这一观点论述错误的是()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突破了“器物”变革的限制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D.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13•历史中会经常碰到“近代化”一词。百度词条对此解释为:近

6、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0①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②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③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A.②④B.①②④C.③④D.②③14.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0A.经济的现代化B.

7、器物的现代化C.制度的现代化D.精神的现代化15•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如此普遍的阅读到白话文,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是()A.《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B.《海国图志》和《狂人日记》C.《庶民的胜利》和《文学革命论》D.《孔子改制考》和《文学改良刍议》16•北大博导汤一介教授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正是西学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主流地位的儒学,得到一个自身反思的机会,从而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西学对儒学冲击最大的时期是在0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17•钱穆

8、先生在《如何研究政治史》一文中指出:“汉武时代所创始的盐铁政策,即就近代观念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