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之我见

读《道德经》之我见

ID:42656890

大小:16.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9

上传者:U-2441
读《道德经》之我见_第1页
读《道德经》之我见_第2页
读《道德经》之我见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道德经》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读《道德经》之我见当我拿到《道德经》这本书时,本没想把它读下去。我心想老子都是2500年前的人物,他的思想应该只在他生活的时代适合,在当今社会这些思想可能已经过时。但是,当我走进老子的思维长廊时,才发现《道德经》这本书的与众不同和非同凡响。《道德经》又名《道德真经》是老子当年在函谷关前著成的一部五千字的书,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原本分为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节,但本书却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全文道和德的关系为道是德的“体”,德是到的“用”。这本书我读的是及其的认真的一本书,该书包含了大量的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如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能很好的从正反两面看待事物的本质,此外,书中还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等。总的来说,该书阐述了老子对道的理解,阐述了老子的养生、修身之道,以及提出了老子的处世治国之道,《道德经》的理论可以说对我国的哲学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感慨完老子的伟大和《道德经》的非同凡响,下面我将从养生之道,修身之道,处世治国之道三个方面来谈谈我读《道德经》的一点点收获,以及我对某些问题的一些自己的看法:一、养生之道养生,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使之绵长的意思。《道德经》一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养生观点:“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老子的养生之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营养过剩,骄奢淫逸,从而短命夭折的;一种是因为行动不慎而造成伤亡。我们的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小天地、小世界,在这个人体世界里我们应该保持体内的气血顺畅、阴阳平衡,丝毫不能有偏差和勉强,才能使人体不至于因为身体紊乱而夭折,“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第一种养生之道,老子认为:对于骄奢淫逸,酒色财气,人们应该加以节制、适可而止、知足常乐,不可无限制地满足自己的私欲,要自重、自爱。在老子看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了危险,所以,只有处处小心,不进入危险区域,只有做到无为,才最安全,才最能保全生命,老子的第二种养生之道便是说的这个道理。总的来说,真正领悟老子养生之道的人则能够做到酒色财气适可而止、知足常乐,以平常心看世界;能够做到人活在世,善于避害;能够做到顺其自然,处事无为。通过仔细研读老子的《道德经》,我针对自身情况总结出了四点养生的方法: 1、无事以当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以平常心看待任何事情,心情上要大肚开朗,不必太在意得失荣辱,永远保持乐观向上。2、早起以当富。在各个年龄段的人,要想保持身体的健康,好的生活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早睡早起十分重要,早上早起做做晨练,吸收一天的新鲜空气可以一天保持神清气爽。3、安步以当车。生命在于运动,人不能太过安逸,安逸的生活会使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于身体不利。4、晚食以当肉。吃饭要有规律、节制,在规定的吃放时间才能吃饭,尽量少在其他时间吃零食,吃饭时只需七分饱就可以了。二、修身之道修身在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在我国古代修身都是圣人才能做到的,老子的修身理念主要是清净无为,《道德经》中用了很多辩证法的思想,通过矛盾的现象来解释修身的观点,如:“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知人者智,知之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其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告诉世人要做到致虚和守静,在这个嘈杂无比的尘世之中,人们要做的就是求静,使自己能够清静无为,静观人生大道。而“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可以看出,老子向我们说明了人要不断地学习,通过学习是使自己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完善自己。端正自己的品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则讲述了正反两面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主要告诉我们老子“不争”的思想。总的来讲,我们修身则需要做到,清静无为、不争处下、谦虚谨慎、以及对欲望的适可而止,能够做到这几点,我们离圣人的脚步也就不远了。三、处世治国之道老子的治国之道主要强调无为,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在《道德经》中无为是指顺应自然的意思。老子是个和平主义者,在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便是他书中所提到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其中老子的反战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在老子生活的那个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争屡见不鲜,给当时的各个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在当时这个社会下,老子对战争是深恶痛绝的。“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老子从礼仪和后果两方面谈到了反战思想,这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道德经 》全文中,强调“无为而治”的处世治国思想的句子简直是不胜枚举,如:“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治大国,若烹小鲜”、“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等。老子的思想是治理国家就应该让其自然发展,杜绝暴政统治,尽量少的给其约束,让人民能够很好地休养生息,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理想社会,这一点从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可以看出。如果执政者不顾自然之道,对百姓施以暴政,那么回报他的必是国破家亡,这一点从“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可以看出。老子不主张通过军事来维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这一点可以从“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详之器也”这句可以得出。老子的处世原则主要是无为,后发制人和谦下的原则,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句话告诫人们,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现实、最大的幸福,要懂得知足常乐。所以,我从《道德经》中得出,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尽量保持谦下、无为的态度,遇事不能太过焦急,要以平常心处世。《道德经》是老子穷尽毕生心血所著的中国哲学著作,里面包含了大量的辩证法的思想,教给人们看实物不能只从单方面看,要从正反两方面看世界。这部《道德经》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里面的观点都会解释出不同的含义,永远不会过时。现今,《道德经》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有人曾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的语言最多的一部书。身为当代中国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学好我们的国粹《道德经》,应该做到每个人都能熟读《道德经》,让《道德经》成为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圣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