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49343
大小:464.4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19
《印染废水处理回用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000m3/d印染废水回用处理系统设计方案一、前言2二、设计依据2三、设计原则2四、设计思路2I、原水水质数据2II、卬染行业车间回用水水质要求3III、工艺的确定3五、工艺流程图的及工艺说明5六、主要设备构和建物简介6七、主要设备参数选型9八、电气控制系统141.供电系统142.接地系统143.防雷144.电缆、屯线145.系统控制14九、主要动力设备用电一览表15十、运行费用1516十一、售后服务承诺十二、工程投资概况17I.土建概算:17II.主耍供货设备清单:185000m3/d印染废水回用设计方案一、前言
2、印染行业是耗水人户,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总量分别位居全国工业部门的第二位和第四位,是我国重点污染行业么一。印染废水一直以排放量大、处理难度高而成为废水治理工艺研究的垂点和难点。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印染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索。为了实现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印染废水的资源化冋用成为实现这一H标的关键。目前,以服装染色、洗涤、整烫为主的生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一定的有机物和色度,需要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才能凹用。国家要求全行业污水回用率“十一五”期间达到60%,但到
3、H前为止污水处理后回用率还达不到7%,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国家,有限的水资源也决定了印染行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Z路,因此,大力开展中废水再利用是立足长远的明智选择。二、设计依据※用户委托书及污水工程综合要求(用户提供)探《污水再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探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三、设计原则>执行有关环保规定,确保各项出水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水质标准的要求;>选择比较成熟的处理工艺,系统运行简单可靠、安全、操作方便,尽量减少运行成本及投资费用;
4、>选择处理工艺流程短、可行性、耐冲击、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管理方便、便于维护;>建设地点及用地应充分考虑用户的现有条件,根据厂方要求,指定地点用地,并应考虑管网的合理布置;>水处理站应无二次污染,以减少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1!设计思路I、原水水质数据本污水刨用处理系统的原水水量由川方提供,即在前级污水处理站排放池提取一部分污水作为本系统的待处理水(原水),系统设计产水量为5000m7d,折合每小时产水量为Q=210m7h,24小时不间断运行。原水经过前级污水站处理后,出水各项水质指标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
5、放限值》DB44/26-2001第一时段一级排放标准,其水质指标如下表(除PH值、色度外,电导率:
6、JS/cm,下列各表电导率单位相同,其它单位均为mg/1):污染物指标CODcrbod5PHSSnh3-h色度氯化物硫化物标准值90206~9601040倍<6001.0注:由于缺少其它水质数据分析报告,对污水含盐量(电导率、总固体含量)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待甲方提供水质报告后,再作相应调整,参考其它卬染废水经污水系统处理后的水质数据经验,木方案暂以原水电导率为2700Ms/cm进行设计。II、印染行业车间回用水水质要
7、求再生水用于工业上工艺用水,要根据不同行业工艺条件具体制订行业要求,目前国家标准《污水再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规定,中水冋用作为循环冷却补充水要达到表述要求(除PH值、色度外,单位均为mg/1):CODcrB0D5PHNH;-H色度总硬度60<106〜9<10<5.0<450氯离子铁镭总固溶体大肠菌群浊度<250<0.3<0.2<1000<2000<5.0根据纺织印染行业车间回用水的行业要求如下表(除PH值、色度、透明度、电导率外,单位均为mg/1):01)crBODsPHSSCL浊度色度W3
8、0W106.5〜8.5W10W250W1.0W10FeMn总硬透明度电导率W0・1W〈0.1W150230W350综上所述,印染废水经前级污水站处理后,岀水中的CODcr、浊度、色度、电导率等都不能达到废水直接回用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去除上述物质,需进一步经深度处理后方可实现印染废水的重复利用。HL工艺的确定印染废水是一种处理难度较大的工业废水,一般通过生化+物化法使其中的污染物质得以降解。由于废水本身所含污染物十分复杂,经处理后,出水虽能基本达到排放标准,但与废水回用对水质的要求相距较远,采用传统处理工艺实现废水回用
9、处理,有的盐份无法脱除,而水质会直接影响到染整效果。因此,传统处理工艺一般只限于生产过程的水洗、皂洗和冲洗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生产工艺,并且传统工艺有流程长、占地面积大、产水水质不稳定等缺点。在各种膜分离(超滤、纳滤、反渗透)技术中,反渗透技术己成为近年来国内应用最成功、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一种,己成为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水处理高新技术之一。反渗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