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ID:42631386

大小:45.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9

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现在的小学生自律能力明显弱化。老师在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时,应遵循尊重学生人格的原则,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原则,发挥集体力量的原则,及时总结反馈的原则。在方法上,可以采用班干部轮换制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形成自律的舆论氛围,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自律教育,注意利用榜样,培养自律能力,巧用期望效应,督促学生自律,加强自我分析与评价,巩固自律能力。关键词:自律能力;弱化;班干部轮换制;多措并举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严格,不仅从知识能力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思想道德素质的角度去评价一个人。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

2、庭,小学生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优越性相当强,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是以他们个人为中心,许多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坏毛病,自律能力明显弱化。而我们的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都是以自律为基础的。因此,我们要探索出改变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现状的措施,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促进他们的充分发展。一、问题调查问题一、你有哪些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现象?学生的回答有很多,如:不能静下心来做作业,光想着出去玩,假期作业拖到最后几天才完成;上课的时候不能控制自己,有一点小事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老是想说话;看到好吃的东西就想买,不买到心里就不高兴;

3、与同学做游戏,玩着玩着就生气甚至动起了手……问题二、你觉得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有:冲动;爱面子;自制能力太差;没考虑事情的后果;做事犹豫,拿不定主意;贪玩……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有良好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许多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做事散漫的坏毛病,自律能力明显弱化。二、小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原则怎样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促进他们的充分发展呢?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尊重学生人格的原则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他认为,人的尊重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1]一个人

4、,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小学生当然也不例外。纪律最重要的特征是尊重个人的人格。学生自制力弱在客观上是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在主观上是由于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就要求教师应理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我们应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尤其是自尊的需要,来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学习纪律。因为任何有效的纪律都是建立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对其人格尊重的基础上的。反对教师使用苛刻的、侮辱性的和恶意的惩罚方式,也反对使用讽刺、挖苦、嘲笑和恐吓手段对付学生。(二)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原则。自制力是以学生的

5、自我意识水平的发展为基础,在课堂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具有自觉性、自控性、反馈性等特征。[2]因此,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自律品质,必须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学习纪律具有正确积极的态度,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和意志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锻炼,并通过自我鼓励、自我奖赏、自我命令、自我禁止等自我强化手段,维持合理的课堂学习行为,消除课堂学习纪律问题,以实现自我监控,从而形成和发展良好自制力。由此可见,开始阶段的他律也是必不可少的。自律并不意味着抛弃一切的外

6、部控制、准则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纪律价值的不断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从他律向自律渐进转化的过程,科学的教育指导是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我班的柳宏伟就是一个没有纪律观念的孩子。对于他,我先是多次找他谈心,强调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更是天天提醒。后来他慢慢有了一些进步,我就逐渐减少提醒的次数。有时他违反纪律,我就不再用语言,而是看着他,用眼神提醒他。渐渐地,他就能够自我提醒、自我约束了,自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能认真听讲了,真是可喜的进步。(三)发挥集体力量的原则。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在课堂环境中,通过与其所属集体

7、成员的互动而形成的。因此,集体舆论和集体规范是学生自律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集体舆论、集体规范的行为动力效应、助长效应、从众效应,来指导、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以发展学生的自律品质。凝聚力强的班集体,会使学生个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辱感和责任感,从而有效地控制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我们可以采用民主的方法评出班级“每周之星”,引导学生去发现同伴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在他人的赞扬和认同中体验成功和良好的集体归属感。有了良好的集体归属感,即使有个别学生有违纪倾向,但由于集体规范的压力,也势必使他产生符合集体规范

8、的课堂学习行为。(四)及时总结反馈的原则。总结是一面镜子,没有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