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

ID:42625415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9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_第1页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_第2页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_第3页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原文出处】经济学动态【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199910【原刊页号】63~66【分类号】F107【分类名】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复印期号】200002【标题】【作者】曾坤生【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正文】  空间结构理论(LehrederRaumstrutur)是在古典区位经济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动态性质的总体性的区位经济理论。      一、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的基本问题  空间的配合是人类经济行为的产物,依经济原则形成空间位置与空间大小间相互密切的有机关系,其间必定存在着某种秩序,经济学家

2、把这种秩序称之为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实质上就是空间秩序。空间结构理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区位经济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涉及产业部门、服务部门、城镇居民点、基础设施的区位、空间关系,也涉及到了人员、商品、财政和信息的区间流动等方面。正是因为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宽泛,理论界对其学科性质的分歧一直较大。但综观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含五个方面。  第一,以城镇型居民点(市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这是对杜能理论模型和位置级差地租理论的发展。它利用生产和消费函数的概念,推导出郊区农业每一种经营方式的纯收益函数,并由此划分出一定的经营地带。  

3、第二,最佳的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城市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理论推导的基础:一是农业区位论,二是集聚效果理论。将最佳企业规模的推导与城镇居民点合理规模的推导相结合,将城市视为企业一样,理解为一种生产过程,应用“门槛”理论,将中心地等级体系应用于区域规划的实际。  第三,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上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演变。通过一般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力及演变的一般趋势和类型。  第四,社会经济客体空间集中的合理程度。在实践中表现为如何处理过疏和过密问题,对区域开发整治和区域规划有实践意义。  第五,空间相互作用。这主要包括地区间的货物流、人流

4、、财政流,各级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革新、信息、技术知识的扩散过程等,这些方面是空间结构特征的重要反映。      二、几种主要的空间结构理论    (一)空间结构阶段论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这种活动的每一个有关区位的决策,都会引起空间结构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区域发展状态与空间结构状态密切相关。空间结构的特征不仅受运费、地租、聚集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利水平有关。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会不断产生出影响空间结构的新因素。即使是同一种因素,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空间结构阶段论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5、 1.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广义的农业,城市之间的联系很少,缺乏导致空间结构迅速变化的因素,空间结构状态极具稳定性。  2.过渡性阶段。这是一个由于社会内部变革和外部条件变化引起社会较快发展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分工明显,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规模扩大,城市成为所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并开始对周边腹地产生影响。空间集聚出现不平衡,空间结构呈现出中心—边缘不稳定状态。  3.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个阶段。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投资能力扩大,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国民经济

6、进入强烈动态增长时期;第三次产业开始大量涌现,交通网络发展很快,区域经济中心的等级体系得到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换、交流日益加强,空间结构状态从“中心—边缘”结构演变为多核心结构,处于一种比较充分的变化之中。  4.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这是空间结构与系统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的阶段。这种恢复当然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高水平、动态的平衡。在此阶段,空间结构的过疏过密问题会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区域间的不平衡得以较大消除,各区域的空间和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空间结构阶段论为地域开发、重大建设布局提供了理论依

7、据,现在已经成为制定区域发展和区域整治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社会经济客体在不断发展、扩大和发挥职能的过程中,总是要与周围同类事物或其他社会经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的强度、密切程度总是与事物的集聚规模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用牛顿的引力模型来类比。例如,在一个城市地域体系内,各种规模、类型的城市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不同城市体系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对此,人们可以理解为有一种类似于物理学中的“作用力”和“力场”的东西存在。在社会经济范畴内,衡量相互作用的强度一般使用“潜

8、力”(potential)概念,并借用物理学中的引力模型来确定相互作用的潜力的大小。  早在1929年,威廉·J·雷利(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