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方案

3G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方案

ID:42618808

大小:3.18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9-18

3G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方案_第1页
3G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方案_第2页
3G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方案_第3页
3G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方案_第4页
3G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3G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G无线移动视频传输设计方案3G无线视频监控通信系统设计方案东营市华仁网络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第32页共32页3G无线移动视频传输设计方案1无线视频监控技术简述1.1无线视频监控概述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3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数据网络为监控视频数据的传输提供了更好的传输条件。无线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在有线视频监控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成为视频监控应用领域的另一重要分支,并根据行业应用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目前,众多的行业用户应用,如平安工程、城市交通系统的道路监控、检验检疫部门的电子监管视频系统。这些

2、特殊行业用户对监控系统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视频监控系统为其提供实时、清晰的有线图像、保存完好的数据、迅速响应的云台控制等,还增加了对无线视频采集(如交通巡逻、平安城市移动巡逻、城管移动巡逻与执法等)及移动视频的观看、控制方面的要求。往往在许多特殊的应用环境,有线监控部署的成本很高甚至根本无法部署,在这样的环境中3G无线视频监控就有了很大的用武之地,目前无线视频监控的应用需求在公交、公安、交通、城管、电力、金融押运、现场勘查等行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1.2无线视频监控应用特点3G无线视频监控传输系统融合了3

3、G技术、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数字加解密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凭借无线性、移动性、便携性、高带宽、高清晰、双向性等优点,对数字图像和声音通过多路3G无线链路进行高清晰处理和流畅传输,能够广泛应用在公安现场勘察车辆、应急指挥系统、海事巡逻、公交地铁车辆、水闸航道监控、交通执法、市容城管执法、水利防汛、森林防火、金融押运、远程保险定损、景区管理等诸多有线监控难以部署的领域。3G网络是移动运营商所建的全社会覆盖的巨型网络,第32页共32页3G无线移动视频传输设计方案利用运营商建设的现有无线网络传输移动视频图像和声音,有以

4、下显而易见的优势:n地理位置广,只要在手机信号能覆盖的位置就能传输视音频n初始投资低,省去了基站建设的建设和维护的高额费用,从全社会角度看可以避免大量单位重复建设基站,从而节省了社会资源。n通讯资费便宜,手机链路的通信资费相比卫星等传输方式,资费具有极大的优势,同时通过参加套餐、预存话费等方式还能够大幅降低运营通讯费。从而使无线视频监控纳入日常业务而成为可能。第32页共32页3G无线移动视频传输设计方案1.13G无线集群视音频传输系统通过多条3G链路捆绑,即3G无线链路集群,实现的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能够汇总捆

5、绑多条链路的带宽,实现单条链路无法实现的高清晰的视频传输清晰度。以目前的图像编码技术,200KBPS以下的传输带宽速率,仅能做到QCIF图像传输(176*144),其视频清晰度一般无法满足基本的视频监控需求。需要做到清晰的监控视频,视频格式至少要达到CIF(352*288),要达到较好的监控效果还必须能够达到较高的帧率,要达到25帧/S,对监控人员来说才感觉比较流畅。3G无线链路通道包含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的传输通道,无线视频应用,需要控制中心实时监控无线监控点的视频和音频,需要无线监控点的图像和声音持续的传送

6、到监控中心,因此主要使用的是无线链路的上行通道。经过实际测试,通过中国电信所运营的3G网络EVDO链路,理论传输速度为下载3.1M,上行1.8M。经过实际测试,单条链路上传速率可达300-600K左右,采用2条或以上链路集群技术,可达到600K-1M左右带宽,传输数字视频图像可做到CIF(352*288)25帧每秒的效果。并且在传输图像信号的同时,声音信号也可以同步流畅的进行传输。第32页共32页3G无线移动视频传输设计方案1系统设计原则及标准设计原则及标准可行性和可能性系统要求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资金上的经

7、济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系统建设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尽可能做到边建设、边应用、边收效、边发展。先进性和成熟性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并能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代技术。开放性和标准性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所谓“开放性”,即是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是厂商中立或者说是与厂商无

8、关的。具体地说,就是在遵循统一的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的前提下,允许用不同厂商的产品来相互替换,这种替换包括整个系统及其各个组成部件。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