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09005
大小:29.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8
《现代企业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体制下的经济组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钟山公司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企业间竞争的加剧,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成为客户、市场对企业的一项基本要求。当然,企业通过认证,获得的收益也是明显的o1997—2003年上海市质量协会对认证有效性做了3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通过认证后,有90%的企业在“产品质量稳定提高J“管理素质明显改善J“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内部管理职责明确、工作效率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认证对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品牌有不同程度的帮助。然而,一些企业仅仅满足于获得了认证,至于如何让质量管理体系在通过认证后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不是很关心;同时限于对
2、标准的理解和对咨询、认证公司的“崇拜”,导致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在通过认证的数年后还保留着体系建立初期的构架和运作模式,并没有随着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和改进。这些都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持续改进带来了不小障碍,也就是说,除了得到证书外,ISO质量管理体系并没有给这些企业带来运作管理上的增值效果。因此,我们更应当意识到:Iso不仅仅是一纸证书,也不仅仅是产品形成过程的管理体系,它是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管理体系,它包含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内容。通过推行质量管理,树立质量意识,建立自觉、有效的管理体系,实现全面、综合、动态的管理,给企业带来增值效果,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二、质量管理
3、的历史沿革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局限于质量的检验,即使用各种检测设备和仪表对产品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发展,要求用更经济的方法来解决质量检验问题,并要求事先防止成批废品的产生。一些统计专家和质量管理专家设法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来解决问题。于是,数理统计的原理被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人们通过对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改进,以预防废品的产生,这比单纯检验又进了一步。(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中叶,随着科技工业生产力的发展,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质量被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综合分析研
4、究。菲根堡姆于1961年在其《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菲氏的这个定义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这里的“全面”一词首先是相对于统计质量控制中的“统计”而言,也就是说要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单靠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是很不够的,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的作用,从而更全面地去解决质量问题。第二,“全面”还相对于单纯的制造过程而言
5、,即产品质量有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包括市场研究、设计、制订标准、采购、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它们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最终的质量水准,而过去仅仅局限于对制造过程实行控制是远远不够的。第三,质量应当是“最经济的水平,,与“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完美统一,离开了经济效益和质量成本去谈质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菲氏的全面质量管理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其含义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与实施建议通过研究“全面质量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围
6、绕着“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这一目标,结合公司特点,总结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几项基本要求与实施建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了从市场调研、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作业),到销售、服务等全部有关过程的质量管理。要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不仅要搞好生产或作业过程的质量管理,还要搞好设计和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把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或有关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结合公司情况,立项规划、拆迁安置、工程建设、运营收益等各环节都必须进行质量管理,并且要重点做好各个环节的前期
7、策划和过程衔接管理,某个环节的运行要考虑到对其他环节的影响,而不能仅仅停留于某一部门、某一项目或某一阶段的管理。可以通过会签、评审、周报等方式进行过程协调。(二)全员的质量管理第一,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和培训。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要分析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第二,制订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度。明确任务和职权,各司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