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ID:42604455

大小:126.9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18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卜•面小题。慎终追远清明永驻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首先,这与清明前两

2、天的寒食节有关。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介子推一段动人的故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火燃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熄灭旧火与重生新火所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意味着新的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上已节俗称三月三,它形成于春秋末期。时

3、至唐代。上巳节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常在此日到水边嬉戏,去郊游踏青。后来,上巳节的踏青饮宴的特点被整合到了清明节的习俗之中。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可见,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寓嬉乐于哀痛之中。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的盛况。到了元代,不仅上巳节退出了节日传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节之后的大好春季只剩下了清明节。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

4、动,与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孝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以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精神,这些都抒发了人们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道德情怀。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的仪式,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现在我们过清明节,就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感悟和认同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扫墓祭祀等形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与敬慕,全面体现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确保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共同记忆,得以

5、代代相传、万载永续。(节选自李荣启《感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明节最初只是一个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我们从“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中,可见清明节与农业牛产有着密切联系。B.寒食节的起源与习俗,与晋文公、介子推的故事有关,也与古人的自然观密切相连。当代学者认为吐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c.寒食Z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熄灭旧火与重生新火,意味着新的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象征着新季节、新循环等的开始。D.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后来逐渐变为了带有一定社会性质的春游活动,到唐代时

6、已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及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等可见,宋人借祭祖扫慕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朝民风民俗的盛况。B.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仗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仓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寒食节后来基本消亡。C.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它们前片相继。其中,寒食的主题为怀IH悼亡,清明的主题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寒食与淸明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D.无论是民间的私祭述是国家的公祭,都是对先人、先祖呈上祭奠与追思,这种神圣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止确的一项是()

7、A.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清明节具有双重身份:节气兼节日。它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后来逐渐与寒食节、上巳节融为一体,成为我国重大的综合节日。A.屮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孝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淸明节祭祖扫慕、追念先人功徳的活动,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儿T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B.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口之一,一直受到炎黄子孙的普遍推崇和热情响应,故清明节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广泛深刻的彩响力。C.清明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承载着神州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