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594260
大小:23.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8
《园林美学考点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编1天人合一思想: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要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使其造福于人类,又要造福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及其生态。2城市山林:城市是远离人民生态意愿的定向空间。山林是迥异于城市形态的特定空间。城市山林就是被城市喧嚣所包围的清静之地,居尘而出尘,人向自然的回归,物我同一,人和自然的双向交往融合的园林生活。二编1上林苑:汉武帝构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上林苑2玄学老庄:先秦的老庄学以崇尚自然,着重于追求内心自由、清静无为和返朴归真,反对名教(即儒家礼教)为基
2、本特征。而魏晋时期的老庄学,是对儒道两家思想的综合,以调和儒道、调和自然为根本目的,发展自然主义,隐逸,伏处山林,避世薮泽的思想。3陶渊明:特点是恬淡宁静,怡然自乐,营造陶冶情操,安顿心灵的精神居所,于娜林开始合居住,游赏,农业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审美为主题,以寄情畅神为宗旨的独特文化风貌,由此确立和显现。陶渊明的园林美学思想,所蕴含的隐逸情调,深刻影响后人对园林的创作,开创了中国诗史和园林史上新的审美趋势。4隐逸,归复:老庄倡导的就是隐逸哲学,大隐于市,伏处山林,避世薮泽的流风。向
3、往自然生态美,人向自然的回归,物我同一。5山水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自然美的审美不同产生了新的园林类型,其崇尚自然,乐山悦水,造法自然,缩写山水,返璞归真,因地制宜的造园目的,极力表现了自然观,人文观、审美观的和谐统一,这就是山水园林。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为主要类型,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做最高的境界来追求。在实践上以利用自然模拟自然为手法,中国园林把崇尚自然,乐山悦水为造园的指导思想,把追求原野的自然形态为最高的审美境界。从而使园林艺术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达到情景交融
4、,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1著作:2园林情调:包括主,客体两方面。主体情调就是园景。客体情调就是“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园林情境。3张淏的《艮岳记》:张淏在《艮岳记》写道:“竭府库之积聚,萃天下之伎艺,凡六载而始成。”宋徽宗时兴造的艮岳,突破秦汉以来宫苑“一池三山”的规范,把诗情画意移入园林,以典型、概括的山水创作为主题,处处竭人工营造之美,心智技艺之巧,臻于天造地设,神谋化力的境界。苑中叠石、掇山的技巧,以及对于山石的审美趣味都有提高。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大转折。
5、4群体游园之风:见于唐代,炽盛于宋代,明清时期臻于历史顶峰。审美公众的群体游园前提条件就是园林不同程度的开放。公共园林是真正具有开放性的园林,其次是寺观祠堂园林,再次是宅第园林。最典型的公共园林是杭州西湖。西湖的真正园林化,是在南宋。接受美学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都提供同样审美信息的客体,“文学史是一个审美接受和审美生产的过程”。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审美客体,也生产着能够欣赏园林的审美主体,培养着善于接受园林美的公众,这在审美蔚然成风的历史阶段尤其如此。5沧浪亭:北宋诗人苏舜钦的《
6、沧浪亭记》,是典型的抒发文人胸襟为主的山水园,是以山水,林石,花竹,禽鱼以及建筑等为题材或元素,并突出以文学性题名来抒写主体情致,实现自我价值的文人写意园。沧浪亭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人写意园,从宋代开始,园林开始出现带有文学意味或文化色彩的题名,这是宋代宅园与唐代宅园的一个质的区别,也是古典园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美学意义的又一次嬗变。6园林,景点题名:在唐代,私家园林是不注重题名的,一般以所在的地名来称呼,如王维的“辋川别业”,裴度的“午桥庄”,李德裕的“平泉庄”等。更有不具专指名称的,如白居易在庐山的
7、园林只称“草堂”,后人才称之为“庐山草堂”。在唐代,审美主体的情致还没有更多更好地渗透和占有客观的物象。因而,这类园林即使为文人所占有,也不能称为文人写意园,尽管它已经是道地的自然山水园了。在宋代,一些文人的宅园,如司马光的“独乐园”、朱长文的“乐圃”、沈括的“梦溪”等,都不但有一定寓意的园名,而且园中的风景点也往往有一定诗意的题名。 南园北渐7理论之花(建筑学专著):宋以前,我国有关建筑学的著作只有春秋末年的《考工记》,它反映了春秋时期王城的规划思想、版筑、道路、门墙,主要宫室内部的标准尺度及工程
8、测量技术等,但是,在这部古老的工程技术专著中,“宫室”建筑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余则是种种手工业技术之类,而且它只是概括了建筑史初期的实践成果。北宋崇宁二年,书画兼长的建筑师李诫主编《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重要而又完整的建筑学专著。明代中叶的《鲁班经》。8园记:分为个体园记和群体园记。个体园记:宋代,记宅园的有苏舜钦的《沧浪亭记》、司马光的《独乐园记》、朱长文的《乐圃记》、沈括的《梦溪自记》、洪适的《盘洲记》、陆游的《南园记》、冯多福的《研山园记》等;记宫苑的有赵佶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