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ID:42593262

大小:109.0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8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省长郡中学201g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历史试题1.《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诸多情形: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咅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这反映出A.儒家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B.墨家代表平民阶级的立场C.儒墨社会关注点存在差异D.墨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答案】B【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墨子认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原因来看,墨家主张“非乐”、“非命”、“节用”、“节葬”,提倡节俭和个人努力,反对奢侈浪费,因此是代表平民阶级的立场,故答案为B项。儒家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2、的需要是儒家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排除A项;儒墨都关注社会问题,只是各自的解决办法不一样,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经世致用主张,排除D项。2.下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无为而治”记述出处(汉初)“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O《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初)“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史记•萧相国世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穡,衣食滋殖。”《史记・吕太后本纪》“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史记•平淮书》灾,民则家给人足。”A.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B.缓和了

3、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C.顺应了小国寡民的社会心理D.保证了地方自主发展的权力【答案】A【解析】西汉前期实行“无为而治”政策,从材料中的“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穡,衣食滋殖。”“汉兴七十余年Z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Z灾,民则家给人足。”来看,这种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自主发展”,排除D项。1.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是以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

4、进行事权分割。此变化说明A.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B.屮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C.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D.屮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答案】D【解析】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中,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相互牵制和监督,形成制衡机制;宋朝的二府制进行事权分割,导致屮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故答案为D项。中枢机构的职能没有变化,排除A项;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皇权独人自秦朝皇帝制度的确立即已形成,排除C项。2.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

5、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A.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B.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C.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D.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答案】C【解析】从材料屮的“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和“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來看,朝廷的政策随意性太大导致政策落实不力,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朝廷的公信力遭到破坏,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项“逐渐”说法错误,排除;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D项。1.1906年,清政府陆续举办了儿届旨在选拔、任用归国留学生的“

6、考试”,内容涉及工程、机械、理化、医学等,部分应试者获得相应功名出身。据此可知,晚清时期A.选官出现从重八股到重科学变迁B.封建正统思想仍然左右政治生活C.新人才选拔体系受到留学生推崇D.科举制依然存在并且发挥着作用【答案】A【解析】从对归国留学生进行涉及工程、机械、理化、医学等知识的考试,并以此作为获得功名的依据,表明晚清选官已出现从重八股到重科学的变迁,故答案为A项。从材料反映的考查内容的变化来看,B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留学生的态度,排除C项;1905年科举制度已经废除,排除D项。2.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

7、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B.希望川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C.体现了独尊屮华鄙夷外邦的观念D.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答案】D【解析】晚清时期屮国人的“天朝上国”和“夷夏之防”的观念仍然强烈,郑观应在《盛世危言》的开头一篇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是为了防止出现针对西学的反对和批判,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故答案为D项。A项不是郑观应的目的,排除;B项不能说明郑观应如此安排的原因,排除;C项不符合郑观应的思想,排除。7.下表为国民革命时期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据此可知

8、1926年6月(92了年6月会员教(人)合贾颈(人)占全国百分比(%)占全国百分比〔先)广东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