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科学哲学

第二种科学哲学

ID:42582130

大小:125.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9-18

第二种科学哲学_第1页
第二种科学哲学_第2页
第二种科学哲学_第3页
第二种科学哲学_第4页
第二种科学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种科学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种科学哲学一、正统科学哲学及其两个教条二、第二种科学哲学:科学存在论三、超越科学四、超越方法论五、走向自然哲学一、正统科学哲学及其两个教条中文“科学哲学”这个词来源于英文uPhilosophyofScienceM(以卜•简称PS)或"ScientificPhilosophy”似下简称SP),由于対个英文词都可以译成“科学哲学”,因此,“科学哲学”在中国学术界一开始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科学哲学即SP,指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以自然科学方式从事哲学、从而建立具有科学性的且实际上成为自然科学Z—个分支的哲学;广义的科学哲学即SP,指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支。科学是当代社会的命脉,既是推动

2、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乂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己经化入我们这个时代的本质。因此对科技的哲学反思在当代一切哲学中无疑具有占据首位的重要性,一切其他的哲学思考,必然宜接或间接的触及时代的科技本质,或眾露它或受制于它。人们当然期望,科学哲学在其广义的意义上,作为一门哲学学科,应当承担对科技的哲学反思这一重耍的任务。然而不幸的是,这门学科远没有像人彳门所想象的那样对支配我彳门时代的科技本质进行哲学反思。罗姆•哈雷在他写的教科书《科学哲学》屮有一段关于“科学哲学”的解释,对于我们了解英美科学哲学的一般特征很有帮助,他写道:“大多数人以为,哲学家们思考那些非常普遍、非常深刻的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人

3、与宇宙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们一般被认为提供有关生活的普遍口的,以及人们应在其特定生活之中所设定的更为特定的H标等思想。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哲学就应是对科学事业在整个生活模式屮的地位的一种讨论。它也许就会考虑为从事科学提供一个基木的辩护,即考虑究竟值不值得从事科学。比如,人们也许会争辨说,科学知识的积累破坏了在最好的人类生活方式中生活的条件。人们或许还认为,倾注在追求科学知识中的这些努力,也许最好用在培养艺术感觉、使举止优雅以及美化环境上。我不打算追寻这类讨论,虽然我远不认为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是没有价值的。在本书屮,我将讨论在实际的科学实践本身中出现的大量地细节问题。……我们将发现在^•学工作中起作

4、用的某些原则。本书的目的就是阐明这些原则。”KZW(3RomeHarry,ThePhilosophiesofScience,OxfordUniversityPress,1989,p.1.KZW)3KHK2EHT3科学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尽管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科学哲学家们对“科学哲学”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哈雷在这里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依然具有代表性,这就是,传统所谓科学哲学,即使是广义的,也并不关心科学对于人生的意义,而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探究科学的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著名美国科学哲学家图尔敏(S.Toulmin)为《大英百科全书》所写的“科学哲学”条目称:“科学哲学所要论述的

5、,是方法论和认识论问题,也即研究者对待自然界的方式方法问题……科学哲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要阐明科学探索过程中的各种更素:观察程序、论证模式、表述和演算的方法、形而上学假定等等,然后从形式逻辑、实用方法论以及形而上学等各个角度估价它们之所以有效的根据。”。尽管有关科学对于人生的意义的探究并非没有意义,那也不是科学哲学的恰当课题。将自己限定为对科学方法论的研究,这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正统科学哲学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它是如下两个背景前提的必然结论:第一,自然科学是唯一正当而口有效的知识形式,它使我们对实在世界有真正的洞察,它揭示真理;第二,科学知识之所以有效的根据在于其方法,因此科学方法论是知识

6、论最为恰当的研究课题,或者说,当代知识论就是科学方法论。这対个背景前提我称为止统科学哲学的两个教条。正是这两个教条决定了整个20世纪英美科学哲学的基木走向[ZW(]如下用语在本文的使用中意义基木相同:传统科学哲学、正统科学哲学、英美科学哲学、第一种科学哲学。[ZW)],决定了即使是“广义”的科学哲学也不讨论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传统科学哲学的两个教条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一时失足,而有着深刻的哲学史根源,是近代知识论(认识论)传统在科技显赫时代的逻辑演绎。文艺复兴以來,欧洲人的思想结构经历了一个重建的过程。一方面,通过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桎梏,实现了人的解放,使人的主体性卓然而立,另一方面,通

7、过自然科学的发展,展开了一个客观的实在世界。在这一重建过程屮,事物逐步被单面化为知识的客体和对象事物被归属于不同的世界,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区分明确起来,实在的概念开始具有支配性。近代的知识论(认识论)传统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笛卡尔从哲学上总结概括了这种思想状况,确立了主客二元对立在近代哲学屮的基础地位,并实现了哲学任务的转变:哲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宜接描画(外在)世界,这已经是自然科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是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