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法

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法

ID:42574175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8

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法_第1页
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法_第2页
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法_第3页
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法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玉蜀黍)株形高大,叶片宽长,雌雄花同株异位,雄花序长在植株的顶部,雌花序(穗)着生在中上部叶腋间,为异花(株)授粉的一年生作物。有苞米、棒子、玉芟、苞谷珍珠米等俗称。世界各大洲均有玉米种植,玉米成为最主要的饲料作物。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80%,其余20%为豆粕或鱼粉等高蛋白添加物。玉米是喜温短日照作物。从种了萌动发芽到新种了成熟,全生育期需90-150天。一般晚熟品种,因播种期早,生长前期温度偏低,生育期偏长;反Z则短。我国的早熟品种生育期90-100

2、天,多春播。光照长短和光谱成分,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全生育期可分为苗期(播种至拔节)、穗期(拔节至抽穗)、花粒期(抽穗至成熟)3个生育时期。1.选种在品种的选择上,要针对各地不同类型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栽培管理水平、种植习惯等实际情况來考虑,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2.晒种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浸种和拌种: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用农约拌种可防治病

3、虫危害。3.整地播前整地的实质就是为玉米高产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和适度的孔隙比列,从而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间的孑盾,为玉米的播种和种子萌芽出苗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肥地及贫瘠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汲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所以要选择地势平坦、上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地种植,才能获得较高产量。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开沟起垄播种。1.密植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受各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

4、的影响。因此,确定适宜密度时,应根据上诉因素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才能达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合理密植就是解决单位面积上的穗数问题。合理密度的确定受品种特性、自然条件以及土壤水条件的影响,早熟品种,发育期较短,株型清秀,植株较矮,种植密度可适当偏人一些;直播种植每亩可达4000株左右。株型紧凑的品种,种植密度可适当大些,每亩可在4000-4500株左右。就同一品种而言,密度高低则要由所要求达到的产量來定。有灌水条件或雨量充足的地块种植密度宜密,无灌水条件,降雨又少的旱地种植密度宜稀一些。2.施肥玉米使用基肥的方法有条

5、施、撒施和穴施三种。尤以条施效果较好,能施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作用。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品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植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施肥量和不同的配比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一般苗期不施肥,可看苗期长势灵活掌握,补充少量氮肥,全施功穗肥,市肥尿>25kg,钾肥5kg,巧施粒肥,亩施尿素5kgo6.病虫害防治玉米病虫害发生严重且频繁,许多病虫害容易发生爆发危害,造成严重损失。当玉米大喇叭口期(心叶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00克,拌无菌细土20-25公斤撮施于玉米大喇叭口内,不仅防效高,

6、成本低,持效期长,简便易行,而且井冈霉素系生物农药,对人、畜安全,无残留,对天敌也无不良影响,还可克服水源缺乏的困难和操作麻烦两大难题。采用井冈霉素毒土1次性撮施于心叶,不仅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5.8%,比同等用量1次性喷雾的效果高出12.4个百分点,比两次喷雾的效果也高出5.1个百分点。直到玉米成熟期,防治效果仍能达到71・2%-86・6%,而且还可兼治玉米穗腐病,其效果可达86.3%o这是由于药土撮心法,药土撮入玉米喇叭口内,药土集屮,不会流失,冇利于玉米植株缓慢吸收;而喷雾则由于在喷雾过程中,至少有20%左右药液

7、流失,因而药效较差。若在毒土中混拌杀菌剂(如稻瘟净)、杀虫剂(如敌敌畏、杀螟丹)等,则可兼治多种病虫,一举多得。7•收获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玉米即成熟可收获。玉米有多层苞叶包着果穗,子粒不易脱落。玉米多数是生育期长、产量高的晚熟品种,收获期可以适当拖后,以利干燥。(作者单位:154004黑龙江省佳木斯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佳木斯市郊区平安乡政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