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分类总结(全面)专项题目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分类总结(全面)专项题目

ID:42543117

大小:1.23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9-17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分类总结(全面)专项题目_第1页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分类总结(全面)专项题目_第2页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分类总结(全面)专项题目_第3页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分类总结(全面)专项题目_第4页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分类总结(全面)专项题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分类总结(全面)专项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声现象(一)声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找出共同点例如:(1)将一根钢锯条固定后使其振动,并发出声音。(2)敲打鼓面,鼓面振发出声音。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岀声音。2.声咅的传播:声咅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了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屮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最慢。3钟罩实验(右图

2、):抽掉罩内空气,在外面就听不见里面闹钟的声音。这个实验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例如:调节乐器等是调节咅调响度:声音的人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例如:击打鼓面力度是改变响度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其中,在乐器调节中,只能调节乐器的音调。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辨别不同的发声体根据的是音色。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坏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减

3、弱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静止鸣笛,静止大声喧哗,安装消声器等。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设置隔声板,隔声屏障,关上门窗等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上耳机,塞住耳朵等。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高T20000赫兹(Hz)的称为超声,而低丁20赫(Hz)的则可称为次声(或叫亚声),这两种都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声与信息:声音可以传播信息声与能量声音具有能量如: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超声振动除结石。中考热点题型和考点:课堂上回答问

4、题时要大点声,H习课研究问题时要小点声,指的是()A.响度B.音调C.音色我市溪桥镇素有“小提琴之乡”的美誉。制作小提琴用的木板和弦线非常讲究,如弦线有羊肠线、尼龙线、钢线等,不同的弦线做出的弦在发音时()不同。A.响度B.音调C.音色一个人从儿童到青年有一段变声期,经过边声期,发出声音的()变低了。A.响度B.音调C.音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来判断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音可以在真空屮传播C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

5、高D长期在强噪咅环境下工作,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市的物体在运动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C击鼓时力度越大,音调越自D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音。中考考点:岳阳中考历年来多对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进行考查。要理解击鼓时用力大小是改变响度。同时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钟罩实验以及声学基础知识进彳诸查。考查形式为删题。(二)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②待示数稳定后

6、再读数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5•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耍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35—42°C0.TC①离开人体读数②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无—20—100°C寒暑表无一30—50°C1°Cl°c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同上也不能甩6.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固体变液体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液体变固体7.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2)熔点:品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晶体熔化曲线(

7、右图):A到B段物质状态为固体,B点时开始融化,B到C为融化阶段,状态为固液共存。融化时间就是B到C的这段时间。C到D段物质状态为液体。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9.蒸发现象(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卜•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彖(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休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10.沸腾现象(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