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

ID:42518327

大小:1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6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_第1页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_第2页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_第3页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_第4页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摘要]中国的开发区数量众多,区域分布不平衡,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本文对开发区的区域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开发区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各经济区域开发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GDP总量的不同,同时各区域地理位置本身也对开发区分布存在影响。[关键词]开发区区域分布影响因素地区生产总值一、引言开发区是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批准,在特定规划区内特别划定区段,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围绕特定产业和经济发展目标,集中规划建设的各种类型的特殊区域。中国开发区

2、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开发区数量大大增加,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目前经过审核的国家级开发区有222家,其中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及其他类型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有1346家。但是,各地区开发区数量有多有少,发展程度有高有低,很不平衡。中国开发区在一片争议声中其发展可谓一波三折,经历了起步阶段(1984-1990)、扩张阶段(1990年代前半期)、规范整顿阶段(1993年至今)(庄美燕,2006;郑静,1999),到目前为止,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数量基本稳定

3、,开发区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较大,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同时我国开发区区域分布差异也非常明显,研究区域经济状况与开发区分布之间的关系,无疑将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开发区建设提供借鉴意义。以往有关开发区区域分布的研究主要是以经济区域为分析单位,对不同区域的开发区数量进行描述研究(郑静,1999;郑静,薛德声,朱竑,2000),没有以省份为分析单位,深入分析开发区分布情况以及分布不平衡的深层原因。本文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分析单位,研究了经济地理区域、地方经济总量以及开发区数量之间的关系。二、建立开发区的理论基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晚于经济特区,是

4、在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是一种实践行为,因而国内关于开发区建设的理论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来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管理理论却为经济开发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扩散理论等区域带动理论(丁福浩,2004)。(一)“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于1955年提出的增长极理论是用以解释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理论中最强的一支。“增长极”理论强调投资在推动性产业(极)中,通过与其有投入产业相联系的产业而导致全面的经济增长。推动性产业所诱导的增长发源于推动性产业所在的地理中心,这种地理中心称为增长极。

5、其基本含义是: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的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边地区不均衡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潘亚宁,2007)。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开发区的首要职能是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朱华友,2004),它导致集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等活动的集中,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它营造了舒适的生活、工作、创业环境,从而吸引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纷至沓来,实现了创新资源的高度集中。当然,增长极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或者人为创造的,它必须以其所在地区强大的经济实力、完善的基础

6、设施、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为依托。(二)核心-边缘扩散理论核心-边缘扩散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ohnFriedman)于1966年提出的,他将一定空间地域分为“核心区”(CoreRegions)和“边缘区”(PeripheralRegions),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连续的,但又是通过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而实现的。核心区集聚或扩散资源要素,引导或支配边缘区,谋求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其实质就是为了最大化边际效益,对有限资源要素重新进行空间配置。弗里德曼还认为,核心区之所以能对边缘区施加影响,除了核心区的原有创新活动比较活跃,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外,边缘

7、区还不断接受核心区的创新信息、参与创新活动,自身也会生成新的核心区。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开发区是在与母体城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形成的。开发区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发展及其空间分布具有阶段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初期和中期,大工业的发展必将导致农业人口向城市地区的大规模转移。同时,由于协作、聚集和规模效益的存在及其强大的推动力,生产要素的集中随之带来城市人口的增加和高度密集,这种集聚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这时,一批批小城市不断成长为中等城市,不少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大城市又发展成为特大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