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503555
大小:190.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6
《分子诊断发展简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子诊断发展简史:一场由“螺旋双杰”引发的发明分子诊断发展四阶段第一阶段:I利用分子杂交技术进行遗传病基因诊断
2、:通过婴儿胚胎期进行产前诊断,超早期预知某些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1978年著名没计划以科学家简悦威等应用液相DNA分子杂交成功进行了镰形细胞贫血症的基因诊断。第二阶段:
3、以PCR为基础的分子诊断:〔PMullis发明PCR技术后迅速发展,标志着传统基因诊断发展到更全面的分子诊断技术。第三阶段:
4、以生物芯片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检测技术
5、:1992年美国Affymetrix制作出第一章棊因芯片,标志着分子诊断进入生物芯片技术阶
6、段。生物芯片技术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目的分子数量少、低通量的问题。第四阶段:
7、以NIPT为代表的第二代测序技术
8、:Ronaghi分别于1996年与1998年提出了在固相与液相载体中通过边合成边测序的方法■焦磷酸测序。目前常见的高通量第二代测序平台主要有Roche454、IlluminaSolexa、ABISOLiD利LifeionToirent等,其均为通过DNA片段化构建DNA文库、文库与载体交联进行扩增、在载体面上进行边合成边测序反应,使得第1代测序屮最高基于96孔板的平行通量扩大至载体上百万级的平
9、行反应,完成对海量数据的高通量检测。1代、2代测序区别分子诊断三座丰碑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吋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岀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双螺旋结构的出现时分子生物学行程的重要标志,对人们认识蛋白质合成、DNA复制和突变具有重要意义,为分子诊断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DNA之父"Watson、Crick50年
10、前,科学界的“八大恶棍”之一凯利•穆利斯还只是美国某制药公司的小职员,整天做着把先天致病基因给剔除掉的白日梦,然而先要复制DNA,才有足够的吋间慢慢修复。1966年,穆利斯尝试磕了一次药,并从此不可自拔。后來,迷幻剂被列为违禁药品,于是穆利斯口己调配迷幻剂的替代品。在制作迷幻剂时,他居然想到了复制DNA的办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并最终凭他跟迷幻剂的结晶PCR获得了诺贝尔奖。从此开启了分子诊断的PCR时代,标志着传统的基因诊断发展到更全面的分子诊断。“PCR之父"KaryMullis“只是个在实验室里乱搞的家伙''弗雷德里克
11、•桑格开拓人类基因研究,被尊为“基因学Z父”,他与同事合作研发的快速为DNA定序,成为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先驱。桑格完整定序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证明蛋白质具有明确构造;他上世纪70年代提出快速测定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技术“双去氧终止法”,即双脱氧核昔酸链屮止法,又称“桑格法二“双去氧终止法”测序法拉开了DNA测序的序幕,解开了人体4万个基因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基因学之父"FrederickSanger分子诊断临床应用流SS的方式接污第的物品也可能受人nnm・空r不at通的地方传Miflk怏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目前主要应
12、用在HBV、HCV、HIV、HSV、TB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解腺支原体等检测。遗传疾病分子诊断:遗传性疾病可分为Mendelian遗传病、多因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分子诊断在遗传病屮的四种基本应用为: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筛查.遗传易感性筛查、产前筛查(地
13、
14、
15、海贫血、血友病、耳聋基因检测等)和新生儿筛查。肿瘤分子诊断:冃前我国肿瘤患者人数超过450万人,居世界首位,每年新发病例160-200万,近130万人死于癌症。目前肿瘤治疗的治愈率仍然不高,主要原因就在早期诊断及正确选择治疗方式方而存在较大困难。肿瘤分子诊断主
16、要分为肿瘤早期筛査(肿瘤易感基因检测,适合有机组病史的人群)、肿瘤辅助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测,可在体液或组织中检测到能够反映肿瘤的存在、分化程度、预后估计和判断治疗效果等)、肿瘤个体化治疗(通过检测肿瘤患者生物标本中生物标记物的基因突变、基因SNP分型、mRNA基因定量表达及责白表达状态,可预测药物疗效和评价预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三个方面。中国分子诊断发展历史中国分子诊断行业在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以核酸探针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连锁分析为代表的分子
17、诊断技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一些研究单位开始陆续建立了地屮海贫血、苯丙酮酸尿症、血友病、杜兴肌营养不良、G-6-PD缺乏症等儿个常见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方法。但整个80年代,分子诊断概念尚未普遍接受,分子诊断技术尚未从大学、研究所走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