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500071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6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北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规划为了全面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加快学校建设和发展,把学校打造成为西部一流的综合职业学校,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此,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自治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建立校企互动,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点、专业特色与地方行业协会
2、、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文化互补的深度合作关系,将学校建设为办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职业学校。发展思路未来三年的时间里,校企合作处将进一步巩固以往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利用学校发展的各种资源,着力解决制约校企合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坚持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创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与体制,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校企文化互补、校企管理互通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
3、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O发展目标根据学院五年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不断更新校企合作观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与体制,丰富校企合作内涵,使校企合作上一个台阶。一、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校企合作思路,依托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每年开拓校外实训基地5个,签订(每年增加)校企合作企业30家。二、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是培育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就业率与就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实
4、习、实训的教学环节上,企业是培养学生的主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在企业现场进行的实训,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熟悉了工厂,适应了岗位,为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使企业了解了学生,为招收到中意的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未来三年时间里,每一个毕业学生在企业实地实习时间不得低于6个月。三、大力推进校外顶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和上岗前提高综合素质的必经阶段。但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实习
5、单位,给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保证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成效,全面提高校外顶岗实习教育和管理质量,特制定本实施办法。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由校企合作处负责牵头、协调、检查和评估;各系(部)负责校外顶岗实习教学计划的制订、调整和成绩考核;各系(部)选派专人具体负责校外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工作。1•校企合作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1顷责制定校外顶岗实习的制度,督促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指导和服务系(部)校外顶岗实习工作。(2)组织和指导各系(部)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供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岗位,掌握学生
6、校外顶岗实习信息。(3)组织开展学生、指导教师、实习单位的问卷调查,发现和解决校外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4)对校外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经验交流,促进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5)与实习单位沟通,协调处理实习基地的有关问题,处理校外顶岗实习中的重大问题等。2•各系(部)的主要职责是:(1)成立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组,组长为系(部)主任。配备专人负责本系(部)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的具体事宜。(2)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符合本系(部)实际的具体的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3)制定学期校外顶岗
7、实习工作计划,包括:校外顶岗实习的目的与要求;实习时间、地点和指导老师;实习内容和方法及步骤等,并上报教务处。(4)加强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校外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5)根据本系(部)情况制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手册》、《指导教师工作手册》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协议书》。(6)校内、外指导教师的选派和管理工作。(7)实习成绩的评定、上报和实习资料的归档工作。五、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三年内建成70个以上校企合作基地,覆盖学校所有专业,每个专业达5个以上。2•每年派学
8、校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培训2个月,派专业负责人到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学习,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相关部门,向企业专家学习。3•与企业实现“订单”培养,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学生,每年派学校一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见习,二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同时为学生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搭建平台。4.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引入企业运行机制,创建生产经营实体,在优先满足学生实训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经营。5•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定期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研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开发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