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95213
大小:1.24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9-16
《09届考生一轮回归课文复习课件:祝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小说常识: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典型的艺术形象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状。辛亥
2、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的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二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以推进民主新文化的进程。祝福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全文3、小组研究并为“祥林嫂”编写“年谱”。2、替“我”写日记。按日记的形式:日期、天气、事情。以“我”为角度叙述故事情节。祥林嫂年(
3、年龄)谱二十六七岁以前--与祥林结婚。二十六七岁--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二十七八岁—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阿毛一岁。二十八九岁--阿毛两岁。丈夫患伤寒死去。二十九或三十岁—阿毛三岁。三十或三十一岁--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祭祠时很闲,只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三十一二岁--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三十二三岁--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三十三四岁--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三十四五岁--沦落为乞丐。四
4、十岁上下--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再写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情节内容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再到鲁镇——祥林嫂被卖改嫁——祥林嫂寂然死去——鲁镇祝福的景象和鲁四老爷倒叙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初到鲁镇: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眼睛:顺着眼。●再到鲁镇: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临死前:肖像:五年
5、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眼睛: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逃到鲁镇做女佣反对再嫁面对嘲讽,无言反抗捐门槛摆脱死后的痛苦怀疑灵魂的有无浓厚的悲剧性抗争带有封建宗法和迷信色彩,希望寄托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归纳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谁是凶手?鲁四老爷大骂新党“寿”字和“事理通
6、达心气和平”的对联皱眉,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可恶!然而……”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在祝福时沾手。死后骂她是个“谬种”支持她婆家把她抢回,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迂腐保守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柳妈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受压迫的劳动妇女对祥林嫂改嫁时留下的头上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善意地把阴司故事讲给祥林嫂听,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就她跳出苦海,结果适得其反。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鲁镇的
7、人们祥林嫂再到鲁镇时,人们“音调和先前很不同”,“笑容也冷冷的了”对于她的故事,开始是同情,很快就感到厌烦,常打断她的话,走开去,后来还故意用别的孩子去逗引她,戳她的痛处,对她进行嘲弄。祥林嫂死后,短工“简捷地说”“我说不清”“淡然地回答”,漠不关心。被封建思想支配,不觉悟。群众之间隔膜、冷漠。家中一律忙,都在准备着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祝福”大典。研读:人物形象——“我”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
8、现实,但也有软弱和无能的一面。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元凶研读小说的环境描写1、“鲁镇”是一个怎么的地方?(1)、是一个封闭的社会: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2)、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环境描写——三次“祝福”的描写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祝福2: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祝福3:首尾呼应,深化主题。环境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