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起源及演化

中国姓氏起源及演化

ID:42492280

大小:17.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6

中国姓氏起源及演化_第1页
中国姓氏起源及演化_第2页
中国姓氏起源及演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姓氏起源及演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姓氏起源及演化  我中华民族是个源远流长的民族,因此,我们民族的姓氏源流就显得非常繁富。  现在姓与氏已经通称,而且在文义上,氏且含有尊称的意思。但在古代,姓与氏的意义不同。三代以前,“姓”代表女系的血统,“氏”则表示男系的功勋,所以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顾亭林说:古时男子的氏可传可变,女子的姓则永远不可变。王国维亦证实这种说法,并且指出:春秋以后,男子才开始一律称姓。  我国最古的社会是母系社会,故一个姓,代表一个母族。所以,姓字由“女”和“生”两字合成。换句话说,“女”人“生”了孩子,要表明这个孩子

2、属于那一族的,就给他一个“姓”。而“姓”的意义,以现代眼光看来,它最大的科学意义是做为选择婚配的识别,这种知识在古代中国早就具备了。故《国语》有:“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左传》也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优生学,古人为了优生,发明了每个女人都要有姓的办法,实在聪明绝顶。  至于“氏”的起源较为迟。最初只是贵族的专利,据宋朝的郑樵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例如,周朝初年平定天下后,封其同姓(姬)于鲁、晋、蔡、郑、曹、吴、魏等国,这些国名,便成为受封各同族的“氏”,

3、但仍与周共同姓姬。而封国赐氏的结果,造成了只有诸侯才有氏的尊荣,于是,氏便成为贵族的特征。以氏“别贵贱”,历经战国而至秦汉,随着封建制度的崩溃,贵族不再存在而起了变化。秦汉以后,氏既不再象征特权,平民不但有名有氏,且所用的氏大都因袭自周代,并开始和姓混而为一。  有关中国的姓氏是怎样起源的,古书上的记载并不一致:有些书上载,黄帝定氏族,他的25个儿子当中,有14个得了姓;有些书上说,圣人兴起,黄帝为了分辨他们或尊敬他们,就吹起六律,定他们的姓;有些书上说,氏定,而后系之以姓。  所有这些说法都很抽象,据中

4、华书局出版之《辞海》,对姓、氏与姓氏的解释,则引述左传隐八年的一段话:“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同时还引据杜预的注解加以补充。大体意思是说:天子指定有德的人做诸侯,并以他的出生地赐他一个姓;又封一片土地给他,那片受封的土地代表他的爵位,就成为他的“氏”。例如舜,是在妫出生的,就赐舜姓妫;封给他的土地在陈,陈就是舜的氏。但清代的梁启超不同意此说,他认为姓是母姓是母系时代的产物,氏则为父系的社会基础构成之后才有的,所谓“因生赐姓”之说,恐乃后世的臆测之词。  大抵各家争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周以前

5、的氏族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其间有一段很长的逐渐演化时期,到了封建制度推行之后,由于史有记载,赐姓命氏的事迹有史可稽,大约已成定论。不过,仍无补于姓氏“起源”的争论。  姓氏的类别,早在汉朝,应劭的《风俗通》则把氏分为九类。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把得姓受氏细分为32类。  把姓与氏的由来做这样的细分,在外行人看来仍是不得要领的。这里,且摘要举几个例加以说明。  一、以名为氏:五帝时代,有国的不称国,只称名,并以名为氏。例如炎帝是国号,名是神农氏;神农氏也是炎帝的氏。  二、以国为氏:从唐虞到秦代,都是国

6、为氏,春秋时代的诸侯,也是以国为氏,后来这些氏都变成了姓。  三、以邑为氏:邑是周代封邑,封邑的人,就以邑为氏。例如楚国的封邑申(今河南省南阳县北),申邑就是申氏,申氏后来变成了申姓。  四、以官为氏:古代有司马的官名,做司马的人以司马为氏。司马也变成了姓。  五、以爵为氏:古代有王爵、侯爵,凡受封王爵、侯爵的人,就以王、侯为氏,王和侯都变成后代的姓。  六、以谥为氏:楚庄王的庄字是谥号,楚庄王的后人就以庄为氏;卫康公的康字是谥号,后人就以康为氏。庄与康,又变成后代的姓。  七、以事为氏:汉武帝的丞相为车

7、千秋,本姓田;皇帝念他年老,准许他每天乘小车上朝,因此号为车丞相,他就以车为姓。  八、以地为氏:因这类人都没有资格受氏,自己或别人就以所居的地方为氏。例如居傅岩者以傅为氏,守桥山黄帝陵者,以桥为氏。这些氏也成后世的姓。  九、以技为氏:古代做巫卖卜的人,他们的子孙就以巫、卜为氏和姓了。  我国姓氏的演变由来既有上述的繁复,想想已够头痛,但其间还有各种离合混化的情形,分析起来也很复杂。勉强加以归纳,大致可分为下列6种。  一、强改的:这是专制时代的帝王特权。历代帝王为了表彰忠臣义士,或为示爱于妃嫔臣仆,又

8、或者为安抚外邦的首领头目,往往赐以皇室的姓或其他的姓。例如周穆王的盛姬早死,就改其族人姓痛;明洪武年间,以火你赤为编修,就赐他姓名叫霍庄;永历间,又赐把都帖木儿为吴允诚,赐伦都儿为柴秉诚。也有因触犯朝廷,皇帝不悦,就直接把他改姓的,例如齐武帝原与巴东王萧子响同姓,因痛恨他叛逆,就改他姓蛸;后魏因厌恶安东王元鉴是同姓,就恶毒地把他的元字去头,改他姓兀;又如唐武后篡位,王子图谋驱逐她,事败,武后就改他姓虺来泄愤。  二、适应的;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