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85097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古代小说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国演义》的分析林泽生3114001074140301《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Z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懿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虽然《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但是罗贯中在创作上是以史实为蓝本构筑出的一部作品。所以《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注重故事的生动有趣,同时也尽可能地靠拢历史,并且在处理两方而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时,基本遵守的是史实优先的原则。因此,《三国演义》给百姓带来了许多津津乐道的故事(比如:空城计、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等等),同时也让人们记住
2、了那些性格独特的人物(比如:诸葛亮、曹操、周瑜等)。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虚构与历史的完美结合,因此,用《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来分析下《三国演义》是如何将虚构和历史完美结合起来的。这一冋主要说的是周瑜欲害诸葛亮,故意让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三日后有大雾,乘草船带鲁肃前去曹营水寨,曹操下令放箭,十万支箭全部射在了草船上。黄盖为了周瑜火攻之计成功,决定用苦肉计骗过曹营细作,然后前去诈降。这一回分成了两个事件,一个是周瑜欲害诸葛亮,孔明草船借箭;而另一个是黄盖施苦肉计,前去诈降。罗贯中根据一些简单的语言描写就把主要人物的性格给
3、刻画出来。“肃Fh'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孔明曰:'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肃曰:'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谈得鲁肃失色问曰:'先生何由知之?”从鲁肃和孔明这几句话中,就可以看出孔明的机智。“鲁肃应诺而去,回见周瑜,把上项事只得实说了。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肃劝曰:'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也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可以看出周瑜的心胸狭小的性格。而鲁肃也在诸葛亮和周瑜的暗斗中充当着“和事佬”的身份,是因为他忠厚老实。其实在历史中,周瑜根本不是一个心胸狭小之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大度的人。《三国志》中
4、,刘备说他“气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o但为什么罗贯屮要把周瑜写成一个心胸狭小的人呢?那要联系到《三国演义》的背景了,《三国演义》写于明朝,是非常讲究忠君的年代。那么,作为汉朝的止统刘备与他的属下自然会被罗贯中加以美化,而周瑜所在的孙权集团相当于一个地方割据势力,并不受人待见。因此,周瑜就会受到贬低与歪曲那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诸葛亮就成为了被美化的“得益人”。其实,在历史上,那个时候,诸葛亮并没有与周瑜见过面,诸葛亮还只是一个在后方管理粮草的小官,而周瑜作为都督,总是在战争的前线,那他们两个如何能相见。这也是罗贯中用来美化诸葛亮的一个手段。他虚
5、构诸葛亮与周瑜斗智,并且周瑜每次都处于下风,从而衬托出诸葛亮的才智。而草船借箭更是一个虚构与历史的完美结合的例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利用曹操的多疑心,在大雾的天气中,利用稻草人来向曹操“借”了十万多只箭,然后超额完成周瑜的任务。其实赤壁之战中并没有草船借箭这一事,而草船借箭这一事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的五年,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为了突岀诸葛亮的机智和美化正统的刘备集团。罗贯屮才把草船借箭虚构在赤壁Z战屮,并且把实施者改成诸葛亮。我们经常'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周瑜打黃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其实,“周瑜打黃盖”是子虚乌有的。那为什么演义要说黄盖施苦肉计呢。
6、其实,演义其中在打黄盖时有一个很小的插曲:周瑜要将黄盖斩首时,鲁肃替黄盖求情,而且暗示一旁观看的诸葛亮一起求情,但是诸葛亮一点要求情的意思都没有。等到黄盖被打五十人板Z后,鲁肃去营屮找诸葛亮质问:"黄盖被打,我等都去求情,你是贵客,为什么见死不救?”诸葛亮听完脸色一变:“子敬欺负我啊!”鲁肃就疑惑了:“我一直对待你都不错,哪来欺负你?”诸葛亮大笑着说:“这是周瑜和黄盖在用苦肉计,利用假情报让蔡中蔡和传消息,我怎么可以随便说出?”鲁肃显得有点不相信,诸葛亮又说:“这事千万别告诉周瑜,要不他又要找我麻烦了,你只说我也埋怨他就行了”。鲁肃便答应了,回到周瑜营中,周
7、瑜问鲁肃:“诸葛亮对此事有何看法?”鲁肃便按照诸葛亮教他的冋答:“他说他也埋怨都督做法”。周瑜听完非常高兴,这次瞒过他了。鲁肃问怎么回事,周瑜回答:“这是我和黄盖为了麻痹曹操使的诈降计,看来诸葛亮完全不知道,这人未必是我对手。”鲁肃听完大吃一惊,心里喑喑佩服诸葛亮的先见之明。这也衬托出了诸葛亮的聪明与周瑜的心胸狭小的性格。在这第四十六冋中,看到了《三国演义》的虚与实。它是一部小说,要满足民间百姓的需要,所以,罗贯中才会为了迎合百姓的审美和当时朝廷统治的需要,将三国这一时期的某些人进行美化或者丑化。(比如曹操奸诈,可以说是把民间有关曹操奸诈的传说,全都集中起来
8、了,一举一动都露岀一副奸诈相;张飞莽撞,选择了张飞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