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

ID:42470793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5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庆安县属北方寒冷稻作区,温度是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水稻生育期间经常出现低温、阴雨、寡照及早霜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积温不足使水稻品种间有着严格的区域应用范围,为改变现状,我们把”抢积温、选良种”作为水稻创高产的研究课题摆上重要位置,成功示范了水稻隔寒增温高产栽培技术模式。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积温条件,选择比当地活动积温高1009〜15(TC的优质、抗病、高产的品种。二积温带选择13片叶品种,二积温带上限推荐使用东农425、松粳9号等,二积温带下限推荐使用松粳6号、龙稻3号、松粳10号、五优稻3

2、等,三积温带选择12片叶品种,三积温带上限推荐使用龙稻3号、五优稻3、松粳10等,三积温带下限推荐使用龙粳18、龙盾104、垦稻12等,四积温带选择11片叶品种,推荐使用龙粳20、龙粳23等。2.大棚建设以集中育秧小区建设为主,每个小区规模20栋以上,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建设标准每个大棚面积195m2(长30mX宽6.5niX高2.加)南北走向。采用地锚式钢骨架大棚或玻璃钢结构大棚。要设有隔寒增温设置,可用珍珠岩、稻壳、厚硬体苯板作隔寒层。1.培育壮秧3.1壮秧标准秧龄40d〜45d,叶龄4.5片〜5.0片,苗高1

3、4cm〜16cm,每株根数15条以上,100株苗干重5g以上,每株带菓1个〜2个。3.2育苗前准备育苗前准备包括扣棚暖床、穴钵体盘准备、营养土配置等。3.3种子处理与消毒首先晒种,然后浸种消毒,用25%施保克或使百克3000倍〜4000倍液浸种,每天翻动二次,在室内常温下浸种5d〜7d。最后催芽,一般在25°C条件下催芽,当芽长1.Omm〜1.5mm时,将种子放在阴凉处摊开凉芽6h后方可播种。推广应用蒸汽催芽器催芽。3.4播种3.4.1播种期在黑龙江省3月25日〜4月5日抓住冷尾暖头进行播种。3.4.2播种量钵体盘每穴2粒〜3粒,机插子

4、盘每盘播芽谷70g〜80g,采用机械播种,播量要均匀一致。3.4.3定种、覆土钵体盘种子要播在钵体2/3处,机插子盘播后要及时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覆土厚度0.5cm〜lcm,做到均匀一致。3.4.4封闭灭草覆土后用90%杀草丹封闭灭草,苗床用25ml/100m2〜30ml/100m2o3.4.5平铺地膜药剂封闭后,在床面平铺地膜,出苗后立即撤掉。3.5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期,保温保湿,密封管理。如遇低温寒流天气,可设火炉等临时增温措施加温以防冻害。出苗至一叶一心期,开始通风炼苗,棚内温度不超过28°CO1.5叶〜2.5叶期,棚内温度控制

5、在25*以下,严防秧苗徒长。2.5叶期以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01以下,晴好天气可做到昼揭夜盖。3.6水分管理秧苗二叶前原则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旦缺水要及时补浇。秧苗2叶后,苗床干旱时,要利用早、晚时间及时浇水,做到一次浇透。秧苗3叶后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但不能灌水上床。3.7苗床追肥秧苗2.5叶期发现脱肥,可喷施叶面肥,选用无公害高效腐殖酸液肥300倍〜500倍液喷施,移栽前2天再喷一次做“送嫁肥”。3.本田整地3.1修建方条田稻田要规划建设成高标准方条田,单排灌排列有序,池子面积700m2〜1000m2为宜,减少池境占地,有

6、利于机械插秧和收获作业。3.2耕作实行秋翻秋整地,作业土壤含水量为25%〜30%,耕深15cm〜20cm,实行翻、耙、旋相结合的耕作制,一般耕翻一年,旋耙二年。3.3泡田4月下旬开始放水泡田,要节水泡田,用好''桃花水”,井灌稻区要做好灌溉设计,面积较大的农户,要做好统筹安排,提高单井和灌区利用效率。1.4平畦整地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畦面较平的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结合泡田打好池境,整地时间和进度要和移栽时间及进度相吻合,推广应用灭茬打浆机整地,提高整地质量,达到高低不差寸,寸水不露泥标准,肥水不外流。2.移栽4.1移栽时期当日平均气温

7、稳定通过12£时开始移栽,高产移栽期为5月15日〜5月25日,做到不插6月秧。5.2移栽规格抛秧13钵体盘摆栽规格30cmX20cm〜33cmX23.3cm,穴/m2〜17穴/m2,子盘机插规格为30cmX13.3cm〜30cmX16.6cm,20穴/m2〜25穴/m2,3株/穴〜4株/穴基本5.3移栽质量做到行直、穴均、棵准、灌水不漂苗,插秧深度不超过2cm,机插后要及时补苗。3.本田管理1.1施肥6.1.1基肥每公顷施用农家肥30m3〜45m3,于翻耙前施入,3年轮一次。化肥N、P、K配合,每公顷施用含量45%的水稻专用复合肥250

8、kg〜300kg,耙前施入,全层施肥。6.1.2追肥移栽后的返青分藥肥每公顷施用尿素120kg〜150血、穗肥尿素90kg〜120kgo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叶面肥。6.2灌溉6.2.1浅一湿一控节水灌溉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