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61310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5
《江苏省太仓市、昆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第一部分(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经过两天艰难的(隔)涉,我们来到了那镶(qi沁)在九曲黄河之上的璀璨明珠——壶口瀑布。一望无际的黄河水从远方浩浩荡荡迤逾而来,到了壶口却呈现出另一番(zMn)新面貌:激浪滔天,势若龙腾,炮轰雷鸣,(zhGn)耳欲聋。这一气象万千的景象,给人以★的遐想:这一大气磅礴的诗章,绐人以★的力量;这一束墨重彩的画卷,给人以_的精神;这一洗涤灵魂的殿堂,给人以_★的光芒。(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ba)涉②镶(qian)3(zhan)新
2、zhen)耳欲聋(2)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是哪一项?A.绚丽多姿排山倒海昂扬向上指点迷津B.昂扬向上绚丽多姿排山倒海指点迷津C.指点迷津排山倒海绚丽多姿昂扬向上D.排山倒海指点迷津昂扬向上绚丽多姿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礼记•学记》)②居高声自远,°(虞世南《蝉》)③,归雁入胡天。(王维《》)④黄鹤一去不复返,o(崔颠《黄鹤楼》)⑤了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⑥,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3.名著阅读《西游记》。(6分)(
3、1)根据小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孙悟空乃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美猴王到西牛贺洲拜为师,学会七十二变、等高超的法术。从东海龙宫抢得兵器,大闹天宫后被如來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O(2)下面关于《西游记》相关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唐僧师徒途经天竺国时,广寒宫的玉兔精假扮公主结彩楼,抛绣球,欲招唐僧为驸马,被孙悟空识破,两相打斗起来,最终玉兔精被太阴星君收走。B.孙悟空闯龙宫,强借定海神针做兵器;闹冥府,勾销了生死簿中猴属名字;搅乱瑶池蟠桃会;逃出八卦炉,大闹天宫,最终被如来施法压在
4、五行山下。C.乌鸡国国王托梦唐僧,请求让孙悟空帮他除妖。孙悟空趁深夜骗沙僧到琉璃井中将国王的尸体打捞上來,又连復到太上老君那里讨來仙丹救活了他。D.铁扇公主名唤罗刹女,又称铁扇仙,曾因儿子红孩儿之事与孙悟空有过节,不愿借芭蕉扇给他。后其夫牛魔王被众神降服,为救夫君,只得交出宝扇。1.学校组织“悠悠爱国情”经典诗文诵读人赛,要求主题、内容积极健康。请你为参赛者推荐一个作品,并写一段50字左右的推荐词,说明你的推荐理由。(5分)作品名称作者推荐词第二部分(45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5〜7题。卖炭翁苦宫市也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
5、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比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白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请简要分析“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一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3分)••••••2.“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仔细揣摩卖炭翁此刻的内心活动,把它写下来。(2分)3.全诗的主旨是“苦宫市也”,
6、诗人为什么用很多笔墨来写卖炭翁烧炭和运炭之苦?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8〜12题。【甲】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乙】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②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
7、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节选自范晔《后汉书•陈蕃传》)【注】①蕃:即陈蕃,东汉人。官至太尉、太傅,封高阳候。②候:拜访。③清世:使世道澄清。4.下面哪组句子屮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吾一瓶一钵足矣B.西蜀之去南海••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C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D.安事一室乎••捉蛤蟆,鞭数十(《幼时记趣》)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5.下列问句表达的语气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哪一项?(2分)A.吾欲之南海,何如?B.子何恃而往?C.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D.大丈
8、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11・【甲】文中者处“子何恃而往",第一处用问号表现了富者的心理,第二处用感叹号表现了富者的心理。(2分)12.【乙】文中陈蕃不洒扫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