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54026
大小:16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15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模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犬附中2015届高三第四;欠模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从狄德罗到因特网》一书屮说过这样的话:“知识结构与构造从根本上由传媒定义、总量及其相应的实践来确定。”一个时代的知识生产往往会受到媒介河床的制约。出版业是一个深度介入人类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行业,它的存在关乎人类的文化康续与知识传承,决定社会的现在与未來。一个社会的出版口径有多大,它的知识库容就有多大;一个出版“歉收”的社会就容易出现文化赤字。同吋,出版的高度决定一个社会的精神文化高度。传播媒介对于人类知识纶产少传播有着支点意义。出版的背后站着一个人:出
2、版人。没有出版人的劳作,不可能有出版的收成。一种媒介的能暈哪怕再人,若没有人的能动作用,就会失去方向感,缺少主体性。出版人的差事就是替作者与读者牵线搭桥:为读者找对书,替作者找对读者。不过,出版人要促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美好姻缘,真的不是一件易事。出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个出版人不可能做到“零遗憾”,但要尽可能少留遗憾。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以及技术条件下,一个出版人若能把出版的遗憾降低到最低限度,那就是优秀的出版人了。出版家的品质决定出版的品质,有什么样的出版家,就有什么样的出版。11!版家的高度即是一个时代出版业的高度;出版家的限度,也是一个时代思想文化的限度。出版人是一个时代知识文
3、化生产与传播的操盘手。有时候,人们会有这样错觉:没有出版人这个助产婆,孩子照样能够生出来。殊不知,很多时候,没有他们的催生、助产,好多优秀的东西真的难以临盆,甚至会夭折。更何况,优秀的出版人掌控的是一个知识文化生产基地。在这里,规模化作业,流水线生产,大排量传播。这种知识文化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个体精英的单干作业。优秀出版人擅长将一个个原子化的知识文化精英汇聚到他的麾下,网罗天下英雄好汉,为其出版业“打工”。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人的角色价值被我们严重低估了。一个时代的知识流塑和质量往往受制于出版业这一知识河床的结构能力。不过,我们的视线更多时候是被河而上的风景
4、吸引了,一般不会想到,风景背后的河床才是支撑性、结构性的“硬件”。1・下列不能说明“传播媒介对于人类知识生产与传播有着支点意义”的一项是(3分)A.传播媒介往往能够制约一个时代的知识生产。B.传播媒介的背后站着能体现主体性的出版人。C.传播媒介的存在关乎人类文化和知识的传承。D.传播媒介的出版容量与社会的知识库容相关。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传媒定义、总量及其相应的实践能从根本上确定知识结构与构造,足见其作用的强大。B.优秀文化产品能够问世,知识文化精英能够大展才华,与优秀出版人的助推关系密切。C.人们常常只关注知识流量和质量而忽视背后的出版业,是因为出版业仅
5、仅起支撑作用。A.替作者与读者搭好桥梁,尽量降少出版的遗憾,这些都是出版人并非容易做好的差事。2.耍成就一流岀版业,出版家需耍具备哪些品质?请根据文意分点回答。(3分)【答案】1.B2.C3•对读者、作者充分的了解与尊重;具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具有思想文化的高度;具有博大的文化胸襟;具有把握出版业和文化方向感的能力。(3分,答对2点得1分,3点2分,4点3分)【解析】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关于“不能说明'传播媒介对于人类知识生产与传播有着支点意义’”的要求仔细审查各选项,可发现B项错误在于,该项不是对“支点意义”的阐释。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2
6、.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C项错误在于“仅仅”的表述不当。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仔细筛选有关“出版家要成就一流出版业所需要具备的品质”的信息。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33分)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完成后面问题。吾丘子行者,太末人也。其先为宋太学生,遂家钱塘。至子行,比三世。子行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于篆、籀,其精妙不在秦唐二李①下,而于音律尤精。然性放旷,不事检束。眇左目,右足跛,而风度特蕴藉,一言一笑
7、皆可喜。对客辄吹洞箫,或弄铁如意,或援笔制字,旁若无人。僦②居陋巷中,教生徒常数十人,未成童者坐之楼下。宾客谈笑,喧动邻舍,而楼上下之徒常肃然。达官贵人闻子行名,款门候谒,非其意,斥弗与见。或从楼上遥与语,弗为礼。或与为礼矣,送之,弗下楼也。东平徐公子方,海内大老也,所蓄古器物款识,多莫能辨,咸以为非子行无能知者。徐公即命驾访子行,子行为一一鉴定之,徐公未尝不叹服••其精敏。于是人皆谓徐公能下士,而子行非果于傲世者矣!子行为诗不纯守法律,而喜著书。其修辞立论,皆识见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