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栽培技术浅论

太子参栽培技术浅论

ID:42449590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5

太子参栽培技术浅论_第1页
太子参栽培技术浅论_第2页
太子参栽培技术浅论_第3页
太子参栽培技术浅论_第4页
太子参栽培技术浅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子参栽培技术浅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太子参栽培技术浅论90ui9[前言]太了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Miq)PaxexPaxetHoffm.]的T燥块根。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适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虚弱Z症以及小儿病后体弱无力、口汗、盗汗、口平等症。分布于贵州、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在中医中应用广泛,目前已被卫牛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屮药材名单”,可以说太子参是一种药食兼川的屮药材。随着近几年人们对食品要求的日益提高,类似太了参一类的屮药材必将人放光彩。一、太子参概述(一)太了参简介太子参为石竹

2、科植物界叶假繁缕[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Miq)PaxexPaxetHoffm.]的干燥块根。乂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米参。主产主要产于贵州、福建、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其中以福建柘荣县产的太了参最为出名。冃前全国各地均冇栽培。(二)太子参传说春秋时期,郑国国王的儿子,年5岁,天资聪慧,能辨忠识奸,深得国王厚爱。但这位王子却体质娇弱,时不时主病,宫屮太医搂治不效。后国王张榜遍求补益之药,并悬以重赏。一时间,各地献宝荐医者络绎不绝,但所用皆为参类补药,却并未奏效。一天,一位白发老者揭榜献药,声称非为悬赏,而实为王了贵体、国家大计着想。国王对老者说:

3、“尔诚心可鉴,然若药不灵验,怕有欺上Z罪吧。”老者呵呵笑道「'王子贵体稚嫩,难受峻补Z药,需渐进徐图之。吾有一药,服厲FI必能见效。”于是,王子如法服用老者所献的这种细长条状、黄白色的草根。三个刀后,果见形体丰满,病恙不染。此时,国王始信老者所言,大喜之余,晋封王了为太了,又急寻老者以封赏,但老者已行踪难觅。国王问老者所献之药何名,众皆摇头不知。近臣谏卜1:药有参类之性,拯挽太子之身,就叫太子参吧。于是,“太子参”的美名就由此传开了。(三)太了参形态及生理特征1、太子参形态特征太子参为多年生草本,高15-20cmo地下有肉质直生纺锤形块根,四周疏牛须根。茎单一,不分枝,下部带紫色,近方形,

4、上部绿色,圆柱形,冇明显膨大的节,光滑无毛。单叶对生;茎下部的叶最小,倒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向上渐大,在茎顶的叶最大,通常两対密接成4叶轮生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狭窄成柄,叶背脉上有疏毛,边缘略呈波状。花二型:近地而的花小,为闭锁花。花梗紫色有短柔毛,萼片4,背而紫色,边缘白色而呈薄膜质,无花瓣;茎顶上的花较大而开放,花楝细,长1-2(-4)cm,冇短柔毛,花时直立,花后下垂,萼片5,披针形,绿色,背面及边缘有长毛;花瓣5,白色,先端呈浅齿状2裂或钝;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3。萌果近球形。有少数种子,种子褐色,扁圆形或长圆状肾形

5、,有疣状突起。花期4月,果期5・6月。2、太了参生理特征太了参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怕高温,30°C以上生长发育停止。怕强光暴晒,烈tl下容易枯死,比较耐寒。在-17°C能安全越冬。低温条件下也能发芽、生根。在阴湿的条件下牛长良好,喜肥沃疏松、含有丰富腐殖质土壤,砂质土壤中生长良好。低涝地、黏壤、土质坚实、排水不良、土壤含腐殖质少。瘠薄的土壤牛长不好。(四)太子参药材性状太了参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米左右,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质脆易折断,断而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

6、性,气微,味微山,以肥润、黄片色、无须根者为佳。皮层薄壁细胞数列,多切向延长。韧皮部窄;韧皮射线宽。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占根的人部;木射线其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成束,呈放射状排列;初生木质部3-4原型。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品,直径12-60Um,于木质部较易察见。(五)太子参药理作用、用法用量及古籍载述【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①《木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②《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③《中药志》:“甘苦,微寒。”入肺、脾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功效分类】补虚跖,补气药【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牛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

7、肿,消渴,粕神疲乏。1.用于脾气虚弱、冒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2.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牛津。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用药忌宜】表实邪盛者不宜用。【用药配伍】1.配麦冬,补肺并润肺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