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I卷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评估试题

全国I卷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评估试题

ID:42444430

大小:100.1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15

全国I卷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评估试题_第1页
全国I卷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评估试题_第2页
全国I卷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评估试题_第3页
全国I卷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评估试题_第4页
全国I卷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评估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I卷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评估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绝密★启用前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E7J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屮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徳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儿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传统

2、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而来理解。一是“中和”。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种基本状态。人与人Z间、家与家之I'可、国家之间、民族Z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

3、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屈性之一。“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二是“屮正”。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可见,中道即是正道。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惠而不费,

4、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屮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三是“吋屮”。如果前面两层讲的是静态的屮道,那么,这里讲的就是动态的屮道。“中和”的稳定、和谐、平衡、秩序,“中正”的适宜、公平、公正,不是绝对不变、静止不动,也不是因循守旧、掩盖矛盾,而是在动中求稳、在变中求衡、在发展中求正。这一原则可称之为“时中”。时屮,就是依“时”而处“中”。“时”是流变不居,“中”是持守正道。用

5、现在的话说,就是按照社会发展、时代前进和事物变化的实际情势去把握正确Z道。“时屮”绝非与时俯仰、随波逐流、媚世取容的处世皙学。“时中”包含着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等一系列价值判断和政治艺术,强调始终坚持原则,保持“屮道”,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随时世而变易”,“因前人之故典而开一代之新规”。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中道蕴含看高深的智裁,需要我们认真地领会和借鉴。(摘编自余荣根《屮道:传统良法善治Z道》,见201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于“中道”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道”是中国古代的良法善治之道,它

6、贯穿于礼法、德政、乡治、刑罚等几个方面中,是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B.“屮道”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屮和”、“中正”、“吋屮”;“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所以说,“中道”就是“和”之道。C.“屮道”的另一基本涵义是“屮正”,“中正”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所以说,“中道”即公平、正义之道。D.“中道”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人因事而变,日新月异,变化不定,所以说,“中道”又是与时俱进的动态之道。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屮和”“屮正”“吋屮”三个方面论述“屮道”,因为前两方面属于“中

7、道”的内涵,所以论述要比后一方面深入细致。B.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多次引用古人的有关言论,使论而有据,论而有理,论而有力。C.文章论述“时中”时,不仅与"中和”“中正”联系起来,指出了"中道”动的特点,而且联系了现实,这样写,更有助于阐明“时中”的意思。D.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分”是论述的重点所在,层次分明,论述透彻,结构谨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中国古代统治者真正能用“中道”来治理国家,那么,国家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有了法律上的保证。B.“中道”在今天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仍然需要这种良法善治Z道,“

8、中道”是现代社会制定法律法规应该认真借鉴的重要思想。C.“中道”是儒家之道,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