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

ID:42440611

大小:7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5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7-2018学年(上)第三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思乡的基础是离乡,在乡的人不会思乡,“乡”作为价值形态无疑只对无乡者或离乡者才有意义。只有当一个人在实际的存在状态中陷入了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困境,“乡”才会作为一种补偿价值而成为流浪儿的精神支柱,成为思的对象。这样,思乡就常常与作客相联系。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时

2、期,知识分子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京城一批统治者(尤其是皇帝)的手中。知识分子,尤其是中下层知识分子要想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就必须离乡漫游天下,尤其是游历京城。在科举制度和异地为官制度的制约下,他们如果想要让统治者知道自己的才能,就必须离乡;而一旦做了官,或留在京城,或充任各地的地方官,头基本上很少能回到家乡做官。然而,中小地主出身的士大夫都有浓厚的宗法乡土观念,不以他乡作故乡,因而家乡总是为他们难以忘怀。林语堂指出:“关于中国社会所宗奉的五大人伦,其中四伦是与'家'有关的。此五大人伦即君臣之关系,父子之关系,夫妇之关系,以及兄弟和朋友之关系。其最后一伦

3、朋友之关系可为之合并于家庭,因为朋友乃为那些可以包括进家的范围内的人——他们是家族间的朋友。”家的这种核心地位使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其仕进阶段总有一种流落他乡之感,时时体验到自己的作客身份和流浪状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作此诗时正当年少气盛,壮志满怀之时,本不应有思乡病。但在王维的眼中,任何别的地方都是异己的,都无法取家乡而代之。"异”字突出表明了诗人所处的是一个陌生的、异己的世界。对于客子而言,异乡与家乡是敌对的,因而是“异乡”;而反过来,异乡中的游子,对于这个异乡而言,也是异己的、敌对的,因而是“

4、异客”。两个“异”字充分揭示了“异客”与“异乡”的敌对与距离,“异乡”不认同“异客”,“异客”更不认同“异乡”。在异乡的人只能是客,永远是客,“客”这个词在表面的尊敬后隐藏着内在的疏远和距离:客人不是自家人,更何况是“异客”。“客”的身份永远是流浪者,是不能介入这个世界的“局外人”,是飘泊天涯的游子。(摘编白陶东风《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异乡与异客》,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离乡是思乡的前提,因此只要一个人远离了家乡,他就必然会产生浓厚的思乡之情。B.在中国古代,由于以皇帝为首的统治者都集中在京城,所以知识

5、分子必须离乡进京。C.科举制度和异地为官制度造成的“作客”现象是士大夫知识分子思念故乡的主因。D.漂泊的游子对其流浪者身份的认同让他们无法融入进异乡,永远是异乡的“局外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阐明了离乡与思乡的联系以及故乡的价值,从而引出了下面的论述。B.第二段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分析了知识分子产生作客之感的原因。C.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引用都是为了证明对于客子而言,异乡与家乡是敌对的。D.第三段中对“异”字的分析推导出了“异乡”与异客”互不认同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6、对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人而言,故乡既是思念的对象,也是他们的精神支柱。B.在林语堂看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这几大人伦关系都是与“家”有关的。C.家在人伦关系中核心地位使士大夫知识分子在仕进阶段总有一种流落他乡之感。D.在“客”这个貌似尊敬的称呼背后,隐藏着异乡对外来游子内在的疏远和排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冬夜的歌谢静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蒙的暮云遮去。呜呜鸣响的西北风摇撼着树木,摇撼着电线杆。狂舞的雪片碰撞在窗玻璃上,开始了它化为冰凌的再生……坐在温暖如春的屋里,靠近银白色热烘烘

7、的暖气片,我在阅读欧・亨利的名作《最后一片叶子》。写字台上的两盆腊梅和玉兰,给房间增添了淡淡的幽香。那圆的、扁的、方的、长的,从海滩捡回来的五彩石,点缀于花盆之间,望去完全没有冬日的景象。妻悠然斜倚于沙发上,正在织一件米黄色的毛线衣。纤细的手指,轻盈地抖动不知从何处,传进耳鼓一阵时断时续的悠远的喊声:“各家各户……注意啰卜心煤气……中毒……防火……防盗”这声音由远而近,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回响着,使我油然产生一种苍凉之感。读书的兴致完全被搅乱了。我刚看到“老贝尔门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他年过六十,有一些像米开朗填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

8、”便就此打住,折页合书,忍不住问:“这是谁?神经病?深更半夜在街里大呼小叫的,不怕惹人烦?”“你才出差回来,不知道咱们街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