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教学设计

《1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教学设计

ID:42440199

大小:106.9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5

《1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教学设计_第1页
《1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教学设计_第2页
《1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教学设计_第3页
《1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教学设计_第4页
《1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1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1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在整本书屮的地位:了解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区位选择、空间形态与地理环境Z间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理解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和乡村功能区的科学组织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因此乡村聚落的分布、空间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等知识成为本章知识体系的主干部分,在全套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选取不同的角度,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三个大问题: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的分布大大势、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对于聚落有一定的了解,所

2、以本节重点应该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乡村聚落的含义;了解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大势及影响因素;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2.能力目标:培养地理绘图、地理图像观察思考、地理材料分析的基木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世界各地乡村聚落的分析和运用,使学生受到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难点:乡村

3、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四、教学准备:(-)课前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课件;②班级6人一组分成8个学习小组,推选组长一名;③学生课前复习必修I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二)教学方法选用(1)案例分析法;(2)问题探究法。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创设氛围,引出中心问题师:同学们喜不喜欢超级女声?(出示超女图片)知道超级女声的赞助商吗?(出示广告“酸酸甜甜就是我”)那蒙牛的总公司在哪呀?(出示图片:美丽的大草原,天空蔚蓝、牛羊成群,牧民骑着马、挥舞着鞭子)这些牧民住哪?(出示图片:蒙古包)师:这些是牧民的聚居地,我们用高一学过的地理术语来描述叫什么?(出示文字:乡

4、村聚落:农村居民点)师:今天我们來了解乡村聚落的分布(出示文字:乡村聚落的分布)3.指导探究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发现:村落的形态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村落的分布也与自然条件紧密联系。(出示“世界主要聚落密集区”示意图)(读图指导)师:从这张图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海洋和陆地;陆高的差异;纬度位置;城乡聚落密集区;大城市的分布。)(提出问题,分组探究)1.世界聚落分布大势如何?哪些地方聚落密集,哪些地方聚落稀疏?(第1、2、3组探究)2.聚落集中分布地区,通常有哪些自然、社会、经济或区位优势?(第4、5、6组探究)3.为什么地球上有些地区聚落非常稀

5、疏,其限制性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第7、8、组探究)4.阅读探究设计意图用学生较熟悉的娱乐节目引入,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通过画图,真切感受村落的分布与周]韦I环境的联系。也许学生连口己村有哪几户人家都不知道,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学生下次回家后,关心一下自己村的情况。让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物,培养学生爱家乡人的情感。用“猜想”一词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培养发散性思维,同时教师也不必拘泥于教材。由于附近的村落类似,所以需引入其他村落,充实内容。釆用学生自己的画的村落图,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多关注、多思考的

6、习惯,师: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了解了乡村聚落的分布大势。从具体地域上看,乡村聚落的分布因受地形、气候、土壤、交通、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师:在了解了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后,接下来我们分组探究,1—4组为“自然因素组”,5—8为“经济文化因素组”,在认真研读课木知识的基础上,探讨以上因素对乡村聚落分布数量、规模及空间形态的影响。每组由笫三发言人发表讨论结果,教师适当点拨。(三)融会贯通,巩固新知学着多问儿个为什么。读图能力是地理学科重点培养的一项技能,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介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图,在信息的提取上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

7、设计了读图指导这一环节。三个问题分开讨论主要考虑这三个问题有类同之处,分开讨论既免于重复,又节省时间。“高明的教师不是拉着学生建崭新的认知结构来巩固新知。走,更不是背着学生走,而是在下一个路口呼唤着学生。”通过前面的合作探究,知识的储备,学生己有能力进行梳理,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板书设计:乡村聚落影响因素经济分布特征文化分散型密集型半聚集型规模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空间形态的差异师生共同合作,对这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组六、课后反思1.运用五星教学原理,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入部分就直接提出中心问题一一乡村聚落的分布,然后将中心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小问

8、题,通过绘画、猜想、探讨等环节,逐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又回到中心问题,由学生总结归纳,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