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棉铜杂411F1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优质杂交棉铜杂411F1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ID:42435658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5

优质杂交棉铜杂411F1高产栽培技术要点_第1页
优质杂交棉铜杂411F1高产栽培技术要点_第2页
优质杂交棉铜杂411F1高产栽培技术要点_第3页
优质杂交棉铜杂411F1高产栽培技术要点_第4页
优质杂交棉铜杂411F1高产栽培技术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质杂交棉铜杂411F1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质杂交棉铜杂411F】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摘要:铜杂411片是国审抗虫杂交棉品种,几年的市场推广实践表明,其结铃性强、桃子大,抗性好,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为了更好的推广该品种,发挥品种潜力,促进棉农增产增收,结合近年来市场反馈,本文归纳了铜杂411F】的品种特性以及几个高产栽培要点,重点针对“增密、减氮、增钾、控高、防虫”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对该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把握关键环节,旨在通过良种良法配套获得高产增收。关键词:铜杂411F.特征特性高产栽培优质棉铜杂411耳是由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该品种于2006-2007

2、年参加湖北省朵交棉区试,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得国家长江流域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同年升级参加国家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棉2009019),并获得获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人专项和科技部重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2009年-2012年连续多次成为湖北,江苏等省市农业部门公告推荐品种,2012年一2013年连续两年入选农业部棉花主导品种推荐H录。1品种特性该品种属于中早熟品种,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4天,株型紧凑,株高114.7cm,茎秆粗壮,抗倒伏,茸毛稀少,叶片中等大小,果节始结位低,单株结铃强,

3、铃卵圆形,铃重6.5g;抗枯黄萎病指数均在15(抗病级别)以下,高抗棉铃虫。铜杂411F】大样衣分42.8%,小样衣分43.4%,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7mm,断裂比强度30.4CN/tcx,马克隆值5.0,断裂伸长率6.4%,反射率74.9%,黄色深度8,整齐度指数8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5。2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试止试屮,铜杂411R籽棉产量比对照鄂杂棉10号增产4.6%,皮棉比对照增产6.2%,产量和增幅均位于小组第一位;2007年,在国家长江流域棉花区试中,该品种以产量超出对照品种20.5%,小组第一名的表现

4、进入第二年止试,破格进入生产试验,2007年-2008年参加长江流域杂交棉区试,两年籽棉和皮棉平均产量为3747kg•hm2,1620kg•hm-2,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6.3%,16%,位居各参试品种第一。近儿年市场表现良好,抗性强,产量稳。长江屮下游棉区的异常气候,给棉花生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铜杂411Fi表现出很好的抗逆性,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相对较轻,大面积产量表现优异。2009年一般亩产稳产在620斤左右,2010年稳产在600斤左右,2011年稳定在550斤左右,尤其是2011年虽然前期高温干旱十分严重,9月份低温阴雨来得早,但铜杂4

5、11珀在长江流域多部分地区表现出了很好的稳产特点,其最高产量达到850多斤,安乡县的高产地块(5亩以上)平均亩产达到了860斤/亩。3栽培要点为了进一步规范铜杂411Fi的栽培管理技术,充分发挥其生产优势,本文结合该品种特征特性提出以下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建议重点从“增密.减氮、增钾.化控、防虫”五个方面搞好田间栽培管理。3.1增密密度是构成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棉区地理气候和种植习惯的原因,杂交棉的种植密度大都不高于1300株/亩,而且还有降低的趋势,过于稀植,一方面降低了棉田的资源利用率,增加了肥料的投入成本,同时稀植导致棉桃集屮在屮上部,秋

6、桃比例大,优质棉铃比例下降,月•密度过稀,单株个体优势难以弥补群体不足,抵御灾害天气的能力降低,产量品质均难以保证。毛树春(2009年)指出,增加密度,合理种植,具有公顷增长籽棉750公斤和提高单产20%的潜力。农业部在2009年起开展杂交棉增密行动,力争每公顷增加7500株,达到30000株左右。根据铜朵411A结铃性强、株型紧凑的特点,适当密植,逐步缩小株行距,行距控制在110厘米左右,根据地力、肥料和栽培水平,屮等水肥早播地块每公顷收获密度应保证在2.4万-2.7万株为宜,实现增加密度300-500株/亩,同时建议可宽窄行移栽,行间通风,开沟排

7、水便利,保证涝能浇早能排,后期加强对棉花枝架的管理,及时打定心摸赘芽,可确保稳产、高产。3.2控制氮肥施用量棉花施肥总体原则应把握:施足底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增施钾肥。棉花属于经济作物,针对不同的品种应该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好的经济效益。氮肥的施用对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的过渡最为关键,氮肥过重容易造成棉杆贪长偏软,遇风倒伏。根据Fl前的栽培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籽棉产量约为4000kg/hm2),湖北省棉花棉花生产的氮肥最佳施用量平均为纯氮114.Okg/hm2(鲁剑巍等,2010④。铜杂411F】属于中早熟品种,前期上桃快且集中,对肥料的需求

8、大,底肥要足,但不宜过量,关键在丁•适当提高中后期氮肥追肥比例和次数。合理追肥有利于棉花中期的株高生长速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