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3142
大小:986.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30
《两种挺水植物对水位变化的生长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3期水生生物学报Vo1.36,NO.32012年5月ACTAHYDROBIOLOGICASINICAMay,2012D0I:10.3724/SPJ.1035.2012.00583两种挺水植物对水位变化的生长响应王秋林,2,。陈静蕊4刘晖尹黎燕,2李伟,2刘帆,2,6(1.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2.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学实验室,武汉430074;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州350013;5.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武汉4300
2、79;6.中国科学院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THEGROWTHRESPoNSESoFTWoEMERGENTPLANTSToTHE,ATERDEPTHWANGQiu—Lin,3CHENJing—Rui,LIUHui。YINLi.Yan一,LIWei,andLIUFan,2,(1.KeyLaboratoryofAquaticBotanyandWatershedEc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Wuhan430074,China;2.LaboratoryofAquaticPlantBiolo
3、gy,WuhanBotanicalGarde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Wuhan430074,China;3.Graduate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4.InstituteofSoilandFertilizer,Fuji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Fuzhou350013,China;5.InstituteofHydroecology,MinistryofWaterResources&Chin
4、eseAcademyofSciences,Wuhan430079;China;6.StateKeyLaboratoryofFreshwaterEcologyandBiotechnology,InstituteofHydrobi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Wuhan430072,China)关键词:菰;水烛;水位;生长Keywords:Zizanialatifolia;Typhaangustifolia;Waterdepth;Growth中图分类号:Q1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207(2012
5、)03.0583.05水文情势是湿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胁迫,当受到完全水淹时则表现为生长停止I5;蔬花雀麦对土壤环境、物种分布及植被组成具有决定作用,长时间rundiellahirta)在受到洪水胁迫时因有性繁殖受到抑制水淹可导致大量物种死亡,改变植被组成和结构Ⅲ。水文而以无性生殖方式来完成物种的生存与发展【;此外,植情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水位(淹水深度、频率和持续时物也可以通过调整其生物量分配模式,即增加叶部的生间等)和水质,二者都会对植被产生显著影响。湿地植物物量分配比例、减少根部的生物量来适应水淹的胁迫【。的生长、繁殖和生物量
6、分配等在受水位的影响时表现出一目前,植物对水位的响应研究往往集中在设置不同水位定差异,且物种之间表现不一致【2;当高水位持续时间超来探讨其对植物适应性以及生活史的影响【,:很少有研过30d时,物种存活率会显著降低l:而较低的水位波动究关注植物在波动的水位下短期的形态学表现和适应意频率能刺激植物匍匐茎的生长[4]。义;由于在野外环境下,水位波动属于普遍现象,这些研水位变化是水文情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水位的剧烈究对于了解植物受到胁迫后的适应性更具有现实意义。波动对挺水植物影响巨大,而植物可以通过改变其形态长江中下游由于季节性降雨成为我国水位波动最为学
7、特征(如叶形、叶长、节长等)增强其对水位波动的短期明显的地区,特别是在梅雨季节,暴雨导致的最直接结适应性:由于物种对水位波动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在果是水位的剧烈波动。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挺水植物适应性上往往表现也不同。例如,百脉根otustenuis)的对环境的剧烈波动能有更好的短期适应性。菰(Zizania部分植物体遭受水淹时,以茎伸长的方式来逃避水淹的,口f咖liaGriseb.)和水烛(Typhaangustifolia)是长江中下游收稿日期:2011-O1.17:修订日期:2011-11-04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项目(2009010
8、0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一YW-Z一1023—5);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1FB21)资助作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