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01010
大小:1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4
《中专数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专数学教学大纲 共5页 第5页中专数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数学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日益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使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提高警惕数学素养,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并有
2、很强的工具功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继续学习班所必须要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 1、以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为依据,注意与初
3、中数学课程的衔接,按照“加强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应用,增加弹性,适度更新,兼顾体系”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学生特点数学课程以初等数学为核心。所学部分是现代生活及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2、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教学内容安排尽量采用具体——抽象——应用的思路,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图形的直观教学,强化数形结合的能力。 充分利用计算工具和数表解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使用基本计算工具的能力。适当体现探索、发现、归纳和创造的方法,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 3、教
4、学内容安排应贯彻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兼顾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二)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分为认知要求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 1、认知 中专数学教学大纲 共5页 第5页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
5、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能力培养要求分为六个方面: 基本运算能力:根据法则和公式正确地进行运算、处理数据。 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正确使用一般的函数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用表。 空间想象能力: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能根据空间图形的性质,用立体图来表达简单的空间概念。 数形结合能力:能绘制常用函数图形,会利用函数图像讨论或帮助理解函数的性质,初步学会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 简单实际应用能力:会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简单数学问题,会把相关学科、生产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予以解决。
6、思维能力:具有安步的分析、比较、综合、推理能力,应用数学概念和方法辩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本大纲的教学内容按模块设置认知要求栏中,打“√”表示该知识点的最基本要求。能力培养栏中,六种能力的培养,除空间想象能力只列入“几何”模块外,其他各种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表示该知识点在教学中应给予特别重视的能力要求。 函数知识点内容认知要求能力培养了解理解掌握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数形结合简单实际应用思维一、集合与逻辑用语 集合及其表示法 √
7、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空集 √ √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 √交集 √√ 并集 √√ 补集 √√ 命题√ √逻辑联结词(且、或、非、如果…那么)√ √充要条件 √ √二、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 √二次函数与一无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 √ 分式不等式的解集 √√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 中专数学教学大
8、纲 共5页 第5页三、函数 映射√ √函数定义及记号 √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 分段函数√ √ 函数的增量及其应用 √ √ √ 利用函数图像讨论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 √ 反函数的定义√ √简单函数的反函数的求法 √√ 互为反函数的图像间的关系√ √ 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n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