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注意事项

复习课注意事项

ID:42351161

大小:26.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3

复习课注意事项_第1页
复习课注意事项_第2页
复习课注意事项_第3页
复习课注意事项_第4页
复习课注意事项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习课注意事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u提高常规课堂地理知识复习教学效率的措施措施1、研究微课程结构,提升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其实,课程结构不仅对于教育整体非常重要,就学科教育而言,也有结构的问题。高三10个月的教学时间里,什么时候讲什么、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要研究的。只有科学地、尊重规律地安排,才可能提升学生学科能力,这种结构我称之为微课程结构。微课程结构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我们先看一看国家对地理课程是如何安排的。如下所示:初中区域地理新课高一必修1自然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高二必修3区域发展+选修(旅游、环保、灾害)高三涵盖初、高中地理复习课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实际过程中,各学校的差异非常大。有的学校因为未完全执

2、行或完全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导致最后高三的教学低效。比如初中地理课形同虚设,甚至完全取消;再比如有的学校功利性地进行高一、高二必修内容的教学,导致本应在新课阶段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都推到高三复习课阶段。也就是说,高三教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是在高三之前的其它年段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中学校打折。这个原因导致的后果,事实上在高三是无法挽救的了。不讲非毕业年段,我们看高三地理复习课程怎样安排?这属于微课程结构部分了。大部分学校的安排都如下表所示。一轮高三上——高中地理必修1、2、3复习课二轮高三下——区域地理+高中地理选修三轮高三下——专题复习这样的微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呢?我觉得,合理与否的标准要看是

3、否基于学生原有的学科基础和认知规律以及教师的实际情况。脱离学生和老师现状的教学进度和微课程安排都难以实现教学高效。在近几年高三教学过程中,在微课程结构安排上我总结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1、分解难点策略“地球运动”和“气候”是地理学科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部分教学是文科学生感觉中的难中最难、重中最重。如何做到让学生学懂且真正会用,我们的办法是分解难点。在微课程结构安排中,让这些难点内容在高二上、高二下、高三上、高三下四轮出现,每次出现的课程目标逐步递进,从了解→记住→真会→应用自如,总目标也是对应分解逐级达到。2、重复呈现策略区域地理中“空间定位”是地理高考中一个重点内容。学生

4、常常因中考没有地理学科而不重视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真到了高中学了文科,学生觉得区域地理、特别是空间定位的知识和地点怎么也记不住。学生对于知识的遗忘是正常的,我们的做法是尊重学生认知和记忆规律,让重要的定位控制点重复呈现,在遗忘之前提醒一下,再提醒一下,到最终记住了。3、分散式学习策略对于多而杂、难度小的知识类型这种策略适合。区域地理知识就属于这种类型。一般学校在区域地理教学安排上都是一次性地从头讲到尾。学习时,学生觉得所学都会了,可是过一段时间又全还给了老师。我们的教学安排是针对区域地理采用分散式教学。结合空间定位重复出现的策略,将世界区域地理内容与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分散开,将世界自然

5、地理内容与人文地理内容分散开,分成若干知识块,以高中系统地理的逻辑重组。于是,从一次性完成区域地理知识的教学变成了多次分项进行的分散式复习。4、不同时段目标各有侧重策略一轮以地理要素为线索架构知识框架和网络,形成思维套路,建模。二轮以区域为载体架构知识框架和网络,构筑空间坐标系和形成空间思维套路、模式。三轮自然地理——借助学案——再次落实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人文地理——借助高考选择题例题——训练学生对于信息和材料获取解读能力5、不同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各有侧重策略自然地理重原理和规律运用,让学生理解概念,熟记规律原理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人文地理重观点和方法运用,熟记某一内容的要素,注重

6、思维建模,尝试根据实例进行多维分析,注重答题方式方法和语言表达区域地理重地理事物空间定位,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容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对于微课程结构要研究,而且在正式执行中还要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有微调,完全没有计划和完全严格执行计划没有针对学生的微调都可能导致不够高效。措施2、帮助学生完成建构知识网络的认知过程1、在建构知识结构框架和网络方面存在认识上和操作上的误区实际上对于建构知识网络这一点许多老师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的。有的老师不明白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重要性,于是从老师主观上就没有设定这个教学目标,所以教学中处于大量点状知识堆砌的教学状态;有的老师虽然也认识到了学生

7、建构知识网络的重要,但只是直接将自己认知的知识网络呈现给学生,忽视了学生自己的认知建构过程,这样直接呈现老师的知识网络对学生意义并不大;还有,因为老师的学科水平高低有别,所以在知识网络的建构水平方面的差异也会反馈到对学生的影响上。因为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现实中老师教学的差异非常大。有的老师属于科普式的教学,课堂上追求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的新奇,而不是追求地理学科能力的提升;强调记住知识,而不是重视探究知识的来源;追求知识的堆积,而不是重视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总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