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349675
大小:4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3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7 地球的圈层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淮安市楚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地理学案编制:陈小丽审核:刘恒No.021第一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目标定位]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特点。2.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及主要特点。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4.掌握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材料:地球物理学家研究地震波,发现地震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其中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传播,而且传播速度比较快,横波只能
2、在固态物质中传播,且速度比较慢。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1.当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首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晃动,请根据说明原因。2.当地震发生时,正在湖中船上捕鱼的渔民,只感到上下颠簸,没有感到左右晃动,请说明原因。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圈圈圈。2.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的依据:(2)圈层结构(由外到内)有:地壳:范围:介于面以上。特点:厚度,平均厚17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分层:上层硅铝层,密度。下层硅镁层,密度地幔:范围:介于面和面之间特点:存在一个局部液态
3、的层,它是岩浆喷发的源地(请在图中标出软流层的位置)地核:范围:介于面以下。特点:由极高温度和状态下的外核、固态的内核组成3.岩石圈的组成:(请在图中标出岩石圈的范围)二.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在下图中用箭头完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6-淮安市楚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地理学案编制:陈小丽审核:刘恒No.021序号地质作用过程原生基础物质形成的新物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反思归纳】1.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岩浆岩只能由______冷凝而成;三大类岩石中只有______岩含有化石和层理构造,已形成的岩石在外力作用
4、下都可以形成______岩;已形成的岩石在______作用下都可以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最终都可能重熔再生形成______。2.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此类图在实际考题中有很多变式图,在判断时牢记以下“窍门”:一是自______始,到______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______;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______;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比为;三是沉积岩中含有化石。三.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哪些,举例说明高考链接(2013年江苏高考题)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
5、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1~2题。1.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2.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6-淮安市楚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地理学案编制:陈小丽审核:刘恒No.021(2009·江苏)下面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回答第3题。3.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Ⅰ—①B.Ⅱ—③C.Ⅲ—⑤D.⑥—Ⅰ课堂检测1.右图是
6、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其判断的依据是。(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该面以上的C代表,该面以下的E代表。(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4)C层由组成。地球岩石圈是指和。2.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A.④和⑤B.①和⑥C.②和④D.③和⑥(2)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页岩、石灰岩B.砾岩、大理岩C.砂岩、玄武岩D.石英岩、花岗岩选择题(2
7、011·南京质检)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北纬3.9度,东经126.6度)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震中100千米范围内无较大城市。据此回答1~2题。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6-淮安市楚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地理学案编制:陈小丽审核:刘恒No.021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
8、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3~4题。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4.图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