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2年秋周末物理练习题(力和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练习题(力和运动)(一)运动的描述1.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竹筏上进行漂流,当竹筏顺流行驶时,小明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河岸B.小华C.河岸边的树D.迎面驶来的竹筏2.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向下的,那么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A.竖直下来B.斜向东下落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下落或斜向北下落3.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__________;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____________。4.甲、乙、丙三人各驾驶一架直升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
2、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在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B.甲、丙匀速下降,乙静止C.甲、乙、丙均匀速下降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5.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____性,都是相对于___________而言的。6.据报道:1999年5月17日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有一幢高291.6m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3时许,刮起了大风,一大片乌云飞快地漂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近百人在大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A.地面
3、B.乌云C.自己D.大楼7.在研究物质结构时,使用了“原子”的概念;在研究磁现象时,使用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使用了“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生物结构时,使用了“细胞”的概念。其中是根据客观情况假想但实际不存在的是()A.原子B.磁感线C.参照物D.细胞8.妈妈用电动车送小明去学校,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到!”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9.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景中下列说
4、法正确的是()A.飞机模型相对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10.在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一)-1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11.“刻舟求剑”这一成语典故,它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不小心将一把剑掉入江心,他就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待船靠岸了,再从记号处下水去找,楚国人错在以为(
5、)A.以船为参照物,剑是静止的B.以人为参照物,剑是静止的C.以岸为参照物,剑是静止的D.以剑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12.在绵阳新益大厦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过程中,以下描述对所选参照物正确的是()A.观光者离地面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B.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C.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地面为参照物D.观光者静止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运动的的快慢1.如图(二)-1所示,能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17图(一)-1图(二)-1A.(1)和(2)B.(2)和(3)C.(2)和(4)D.(1)、(2)、(3)和(4)2.一辆摩
6、托车做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A.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的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匀速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是15m/s,乙车的速度是20m/s,乙车的司机看甲车,正确的说法是()A.以15m/s的速度向东行驶B.
7、以20m/s的速度向东行驶C.以35m/s的速度向西行驶D.以5m/s的速度向西行驶5.单位换算(1)5cm/s=_________m/min(2)108km/h=____________m/s(3)20m/s=_________km/h(4)54km/h=___________m/min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V甲:V乙为()A.3:1B.3:2C.3:4D.4:37.小车从长为S的斜面顶端滑下,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V
8、1+V2)/2B.2V1V2/(V1+V2)C.(V1+V2)/3D.2(V1+V2)/(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