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家傲·秋思》品范仲淹边塞情愁

从《渔家傲·秋思》品范仲淹边塞情愁

ID:42315185

大小:21.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2

从《渔家傲·秋思》品范仲淹边塞情愁_第1页
从《渔家傲·秋思》品范仲淹边塞情愁_第2页
从《渔家傲·秋思》品范仲淹边塞情愁_第3页
从《渔家傲·秋思》品范仲淹边塞情愁_第4页
从《渔家傲·秋思》品范仲淹边塞情愁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渔家傲·秋思》品范仲淹边塞情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执教者:泸州市梓橦路学校罗江玲【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2.结合注释,读懂诗文的内容;3.根据具体意象,把握诗词的风格;二、过程和方法1.反复诵读,掌握节奏、停顿和语气;2、抓住重点词句,赏析本文的语言;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诗词意象的特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以作者为代表的边疆将士其复杂情感;2.结合作品多元解读范仲淹的形象。【教学重点】1、抓住重点词句,赏析本文的语言;2.结合作品多元解读范仲淹的形象。【教学难点】1、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诗词意象的特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

2、过程】一、经典诗句导入说到范仲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散文《岳阳楼记》,里面有几句经典句子。同学们一起来背一背:1、体现了范仲淹旷达的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体现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是啊,这样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简直堪称完美。这样一个豁达、铁血的男神是否也有普通人的感情、苦恼呢?今天我们来读:他的词《渔家傲·秋思》,透过作品去走近真正的范仲淹。二、品秋思之景,赏文正之词风1、齐读标题:渔家傲为词牌名,秋思为标题。从标题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明确:写作时间为秋天,为范仲淹在

3、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2、感怀是怎么引发的呢?有哪些情感呢?走进秋思,朗读全词。3、宋词一般为上阙写景,下阙抒情。这首词也是如此。上阙写了哪里的景?与作者的家乡苏州一致吗?体现在哪个字上?明确:塞下之景,与家乡之景不同,体现在“异”字。4、再读全词,学生共话风景之异。(1)衡阳雁去无留意A什么是衡阳雁呢?自古以来大雁南飞,最远能达到衡阳,再远就能达到衡阳,再往南就飞不过去了,因为有衡山阻挡,因此衡山还有一个回雁峰,传说至此而归。此处是反其道而用之。B大雁为什么要离开呢?衡阳雁去侧面写出天气极其寒冷,此处条件艰苦,而大雁也对此地毫无留意,人

4、何以堪?(2)四面边声连角起A什么是边声?边塞的声音。B边塞有哪些声音呢?风吼声、马鸣声、战士的嘶吼声。C修饰边声的词语是“四面”,可见被边声所包围。连角起,“角”指号角,当城中的号角吹响,四面的风吼声、战马的嘶鸣声,军士的呐喊声起伏混杂在一起,也是中原没有的。同时也暗示:战事频发,战斗紧张。(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A、千嶂里指的是?崇山峻岭,群山起伏连绵。B、长烟落日,我们联想到诗句“长河落日圆”,景象开阔,边塞风光。C、孤城,开阔的景象中唯有一座孤城,对比之下更显荒凉。D、“闭”字,看出城门早早地把门关上,宋军以防御为主。坐落

5、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与内地城市的华灯初上也是不同的。(4)总结:塞上的风景与中原不同:天寒地冻,战事频繁,角声四起,崇山峻岭间,一片残阳下,唯有一座孤城而已,让我们想象这样苍凉的景象,齐读上阙。5、对比《天净沙·秋思》A、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B、曲中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江南水乡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是精巧的、娇小的,是优柔的个人情怀;而《渔家傲》的意象则选取(大雁、边声、号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是一种粗犷的、是壮大的、是刚劲的。视野上更为开阔,听觉上更

6、为雄壮,景象大开大合,描绘出慷慨、荒凉、紧张的边塞风光。总结:早期的宋词多为艳丽之词,歌靡靡之音,范仲淹的这首壮阔的秋思打破了这种格局,为后来以苏东坡、辛弃疾的豪放词开了先河,范仲淹不仅在散文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在宋词方面也有不可磨灭的成就。三、品秋思之情,析文正之情愁。在这样的秋日里,他内心肯定是复杂的,他都想些什么呢?集中体现在哪个字上呢?齐读下阙。明确:集中体现在“泪”字上。小组自学下阙,体会泪中饱含的情感。小组展示,教师点评。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岁月蹉跎之泪A、这样凄凉的夜晚,睡不着觉,心愁满绪,连白发都发白了,眼泪

7、都流下来了。B、将军白发可见战事旷日持久,岁月蹉跎的感伤之泪。这里仅仅是将军头发发白了,征夫流泪了吗?不是。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流了泪。这是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过渡:“泪”字里包含哪些情感呢?结合诗句进行分析。2、“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恋家之泪。A、喝一杯“浊酒”来消解思乡之情。B、喝的是“浊酒”,与“清酒”相对,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C、家“万里”,可见离家很远,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3、“燕然未勒归无计”——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泪A、“燕然未勒”,这里运用典故。燕然,山名。公元89年,

8、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还”。“燕然未勒”,词人来到这里是渴望建功立业!B、无法建功立业的原因补充资料: 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重内轻外,军事薄弱。西夏元昊称帝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