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ID:42311687

大小:22.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2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包容,但又可以相互弥补,互相渗透。正确认识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问的区别和联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第一,教育内容不同。心理教育主要面向独立的个体,它通过各种各样符合心理特点的方式、方法来实现个体的心理健康,使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情感问题、人格问题、心理障碍的矫治等内容。而品德教育则是以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为目的,使每

2、个人都按特定时期社会的要求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着同一目标前进,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第二,教育方法不同。心理教育不排除团体讲座、间接咨询等方式,但最主要的方法是个别交谈,在交谈中使之宣泄,咨询者注重对来访者的同情、理解、倾听与沟通,通过采用一些特殊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如心理测验、精神分析、行为矫正来疏导,巧解心结;品德教育虽有个别交谈方式,但常用的是讲课、报告、讨论、参观、访问、批评表扬等形式,重视言传身教。第三,教育原则不同。心理教育遵循自愿的原则,来访者都有强烈的

3、寻求帮助的渴望,对咨询者所提供的“帮助”接受得比较顺畅。德育虽也帮助对方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但是提倡主动出击,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见,心理教育与品德教育是两回事。不要以为有思想政治教育课,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当然,也不可以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德育。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第一,心理教育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在思想认识上缺乏对青少年学生心理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心理规律的深刻认识,因此在德育工作实践中常有把学生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认识偏差、情感失调、过失行为一概归结

4、为道德品质问题,甚至思想政策问题。这种德育工作简单化、成人化的倾向,不但给学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而且给德育工作的名誉与实效造成了不良影响。把心理教育引入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利于避免这些不良倾向及其影响。心理教育正是在这一点上使德育工作更加切合青少年学生的实际。第二,心理教育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心理教育依据心理学科学的方法和技术,遵循平等、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之原则,使之能与学生建立心心相印的良好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体察学生内心,倾听学生在“心灵不设防”时的诉说,并且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研究学

5、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品质上的发展水平及心理障碍,从而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特别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第三,心理教育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高低,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把德育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与情感。学校德育的每一项工作几乎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生活中假、恶、丑的干扰,这些干扰反映到青少年学生的头脑里,就造成了学生的心理矛盾、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削弱甚至抵消德育工作的效能。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于个体认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的培养与发展,能排除不良心理

6、干扰与障碍,提高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及时、有效地解除不良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是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并产生效能的必要环节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