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絮凝一体化净水技术

微絮凝一体化净水技术

ID:42309144

大小:75.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2

微絮凝一体化净水技术_第1页
微絮凝一体化净水技术_第2页
微絮凝一体化净水技术_第3页
微絮凝一体化净水技术_第4页
微絮凝一体化净水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絮凝一体化净水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微絮凝一体化净水技术突破传统的净水工艺  使用微絮凝净水器,实现高效一体化净水。水流在投加絮凝剂后依次进入微絮凝净水器的凝聚层、絮凝层和过滤层,历时10~15分钟,无需沉淀工艺即可达到出水浊度1NTU以下(一般在0.5NTU左右)的要求。微絮凝净水器是上海同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实用新型专利号为200420037477.9。微絮凝净水器的构造  微絮凝净水器虽然在外形上与一般的压力滤罐类似,由罐体、阀门、连接管道及仪表等组成,但罐体内采用了与普通压力滤罐不同的构造,由上下滤板、凝聚层、絮凝层与过滤层组成。微

2、絮凝净水器的功能与普通滤罐也不同。微絮凝净水器的工作原理(1)凝聚:  水流在投加絮凝剂后进入凝聚层,凝聚层采用特殊的材料,其形状能使水流产生大量微小涡流,促进水中胶体杂质与絮凝剂颗粒相互碰撞,产生脱稳和凝聚,生成絮体。但是,由于凝聚层中水流水力半径小(传统工艺为其数百倍),水流剪力大,无法生成较大絮体,同时因为特殊的凝聚层材料表面光滑,不会吸附絮体,因而微小絮体能顺利通过凝聚层而进入絮凝层。微絮凝工艺的“微”即指凝聚层中的微小涡流和微小絮体。(2)絮凝:  絮凝层采用另一种特殊的材料,其孔隙率大,表面粗糙,具有很

3、强的吸附能力和含污能力。进入絮凝层的水流挟带大量微小絮体,当它们在水流紊动下接近絮凝层材料表面时,被吸附并与水流分离,被吸附的絮体颗粒又吸附水中絮体,这一过程称为絮凝。当吸附层达到一定厚度,其吸附力不足以抵抗水流剪力时,到达吸附平衡,水中絮体向下层移动,继续在下层产生絮凝作用。当原水浊度较高时,应设计较厚的絮凝层。微絮凝工艺的“絮凝”即指絮凝层中的吸附絮凝作用。(3)过滤:过滤层采用优质石英砂材料,与传统滤池相同,其工作机理也与传统快滤池相同。然而其作用机理与絮凝层是不完全相同的,絮凝初期主要依靠絮凝材料表面吸附水

4、中细小絮体,这与过滤机理相同,但当絮凝材料表面吸附了絮体后,已经吸附的絮体应进一步吸附水中絮体,使絮凝层达到较大含污量,否则微絮凝工艺就不能处理高浊度原水。而对于过滤层,则不应该依赖絮体间的吸附,其原因是过滤层必须起到水质保障作用(这与传统工艺中的滤池相同),当絮凝剂投加量不当、胶体脱稳凝聚效果不佳或水中存在某些无法凝聚的杂质时,则会造成部分杂质无法在絮凝层絮凝而穿透(这和传统工艺沉淀池出水仍有一定浊度的原因相同),这些杂质应该由过滤层去除。例如,当投药量不当时,部分胶体无法脱稳,它们之间无法相互吸附絮凝,但滤料表

5、面较强的吸附力则可以将它们去除。因此,过滤层也可以称为保护层,在运行时应控制使它不过量含污。应用条件适于源水浊度1000NTU以下。当原水浊度很低时,微絮凝净水器的作用与直接过滤设备类似,浊度越低,出水质量越好,工作周期越长,反洗水浊度越低,絮凝剂耗量越少。然而,微絮凝净水器的效果优于直接过滤设备,其原因是:特殊设计的凝聚层可以提高混凝效果,并可防止出现滤池的表面堵塞现象;絮凝层与过滤层的总厚度远大于直接过滤的滤层厚度,因此含污能力强,工作周期长,且反洗水利用效率高,耗水量降低;设计反洗强度大,过滤层清洗更干净,初

6、期出水质量好。当原水浊度较高时,由于特殊设计,高效微絮凝净水器仍能保证出水质量。经测试,当原水浊度为1000NTU时,在16m/h滤速下的工作周期约3.5小时,按反洗强度25L/m2S和每次反洗2分钟计算,反洗耗水量约为制水量的5%,与传统工艺自耗水量相当。因此,可以认为微絮凝净水器可以适用于1000NTU以下中低浊度的原水净化。如果水源只是因为暴雨造成短时间浊度偏高,即使浊度短时间内达到1000NTU以上,仍然可以采用高效微絮凝净水器,其出水质量仍可以保证,只是在短期内自耗水量会超过5%。  适用于低温低浊原水净

7、化。低温低浊原水处理是传统工艺面临的难题,但微絮凝净水器不存在低温低浊水处理的困难。在传统水处理过程中,当原水低温时,水的粘性提高,造成水流紊动性降低,水流剪力也提高,加之原水浊度低,杂质颗粒之间平均距离大,不利于水中颗粒的碰撞反应脱稳,更不利于絮体的增大,由于细小絮体不易沉淀,所以显著影响净水效果。而在微絮凝净水器中,其净水机理不需要生成大的絮体,细小的絮体它仍然可以有效地去除,所以不会因低温低浊水影响净水效果。在传统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时,可以通过增大絮凝剂投加量改进净水效果,其机理是通过加大水中絮凝剂的密度,缩

8、短药剂颗粒与杂质颗粒的平均距离,增加碰撞反应机率,即所谓的“网捕作用”。对于高效微絮凝净水器,絮凝材料颗粒就是大絮体,它们充满絮凝层,与杂质颗粒距离非常近,所以勿需增加絮凝剂,也能够保证净水效果。但是,当水温降低时(无论原水浊度如何),由于水流剪力加大,将影响絮凝层的吸附层厚度,因而会降低含污能力,致使净水工作周期有所下降,自耗水量也会略有增加。  适应于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