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278508
大小:13.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1
《平行四边形判定1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平行四边形》中的第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行说课。一、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初中数学部分十分重要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从知识技能上看,它既是前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性质的一个回顾和延伸,又是以后学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同时它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图形迁移能力;从思想方法上讲,通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渗透了化
2、归思想。所以,这节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及应用意识都有很好的作用。2、学情分析(1)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对于新鲜的知识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2)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 (3)多数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需要在学习实践中进一步加强. 二、教学目标为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教育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
3、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过程,理解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条件,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画图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严谨科学的态度;(2)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习惯、质疑的精神。(3)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条件的探索,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判定的过
4、程,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决实际问题。三、巧说教法、学法一)教法:1、改:通过分析教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生活情境,改变新知识的呈现形式,让学生更贴切的理解到数学源于生活;2、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动手、动脑、动口来参与课堂,自己探究判别方法,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3、变:通过例题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4、引: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受阻的地方,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做到“引而不灌”, 体现了“学生是
5、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的教育要求。二)学法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将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动手、动脑、动口来参与课堂,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猜想-验证-总结来探索解决问题,成功构建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应用巩固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3、通过
6、例题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对学生思维受阻的地方,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做到“引而不灌”,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四、优说流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引导探究,学习新课3、课堂训练,学以致用4、课堂小结,提炼升华5、课堂检测,反馈矫正。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学生感兴趣的春晚武术节目入手,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渐认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再加上教师针对性的设问,让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顺便就对前面的知识做了复习,也为下面判定的学习做了铺垫,这种处理
7、源于“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理念。同时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任务一目了然。二)、引导探究,学习新课: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在,考虑到学生认知上的困难,设计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生成”的过程,1、观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图形;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3、实验:按猜想方法画图确认;4、验证:证明猜想的正确性;5、生成:按证明方法总结出判定方法;新课程理念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考虑到让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在此环节注重利用小组合作
8、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知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层深入的螺旋上升原则,让学生在自由愉悦的环境中探索知识。三)、课堂训练,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和数学知识,把探索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逐步应用于问题的解决中去。应用分两大板块,一是变式训练,本着“由简到难、由静到动”的顺序,在于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可以使学生初尝成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