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第10章聚落与城市化

人文地理学第10章聚落与城市化

ID:42255518

大小:1.90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9-11

人文地理学第10章聚落与城市化_第1页
人文地理学第10章聚落与城市化_第2页
人文地理学第10章聚落与城市化_第3页
人文地理学第10章聚落与城市化_第4页
人文地理学第10章聚落与城市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第10章聚落与城市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聚落与城市化§1.聚落起源与发展§2.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3.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4.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1.聚落起源与发展引言:人类社会活动最经常最直接的依托空间就是其生活居住的场所,即居住地。而居住地(从形式到内容)也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的众多表现和侧面,是人文地理学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研究领域。一、聚落的起源和发展1.聚落的概念⑴概念聚落就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经常又被称为居民点。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集聚定居的空间表现。⑵特征聚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活动中心,它由多种

2、要素构成,包括:居住空间的实体——即各种形式的房屋建筑物的集合体;与居住直接相关的各类生活设施——如道路、公共设施、园林绿化、广场、邻里交流空间等;不断发展扩大、功能越来越复杂的生产设施——如仓库、作坊、商店、工厂等。可见,聚落是以房屋为核心的人类文化创造物的聚合体,在现代社会也叫做人居环境、人类住居条件,成为被社会广泛重视的课题,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1.聚落的概念⑶类型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从功能、形态和本质差异来看,聚落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基本类型。对这两种聚落实体的研究内容的不同,就形成了城市地理和乡村地理的不同学科分支。⑷起源聚落是

3、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起源与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与社会分工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类聚落的出现;没有社会分工的发展深化,就不会有聚落的分化和发展,就不会有城市的出现、成长、壮大。 人类聚落的起源与发展可以简单表述为:农业→定居→聚落,工商业→城市。2.西方城市的发展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希腊和罗马时期。希腊文明就是城邦文明,其国家就是以城市为中心来进行组织,形成以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与周边乡村紧密结合成为一体化的政治区域。罗马时期继承和发展了希腊的城邦制度,并把这种体制随着帝国的扩张

4、而推进到广大的欧洲,形成越来越多的中心型城市。西方城市的显著特征是城市内部具有较大的公共空间,城市一般都以广场为中心来组织、构建。产业革命之后,西方的城市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飞跃阶段,出现了所谓城市化现象。其具体表现是: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数量急速增多、城市功能和结构不断复杂化,使得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迅猛上升,同时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十分急剧和复杂的变化,人类文化景观随之日新月异。雅典的城市景观维也纳城市景观3.中国城市的发展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聚落起源相当早,城市的出现也非常早,而且在历史上还是世界主要城市发展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

5、的城市发展表现出与西方显著不同的特点。⑴古代城市的发展(一)根据历史发展过程,可以把中国的城市发展划分为几个各具特色的阶段——先秦时期: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国的城市以“城”为特色,突出了政治和军事职能,重要的城市有咸阳(秦)、邯郸(赵)、大梁(魏,现河南省开封市)、郢都(楚,即江陵,现湖北省荆州市)、临淄(齐)等。从秦到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的城市发展更加突出中心性,城市功能迅速发展,内部结构逐渐分化。从秦朝到南宋的漫长岁月,全国的政治中心(首都)都是首位城市,并且成为当时世界级大都市,如秦朝的咸阳,汉、唐的长安,北宋的汴梁(开封)、南

6、宋的临安(杭州)等。在政治、军事职能继续增强的同时,工商业和物资集散中心的功能也不断发展和强化,城市人口规模也更大。⑴古代城市的发展(二)元、明、清时期:这个时期,不仅首都(主要是北京,南京只作过很短时间的首都)的地位得到加强,形成“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相当多的专业化城市,如“瓷都”景德镇,丝绸城南京、苏州,棉纺城市松江(淞江,今上海)、福州,制糖中心东莞。当时全国闻名的四大名镇是:景德镇、佛山镇、夏口镇(今汉口)、朱仙镇(在开封以西20公里)。城市分布的基本特点是沿运河、沿长江、沿海分布,反映了交通条件对城市发展

7、的重要作用。近代时期:由于“闭关锁国”被打破,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口岸的开放促进了沿海城市的成长发展(汕头、上海、湛江、青岛、天津等);铁路的兴起促使运河作用下降,相应的城市地位发生转变,如郑州取代开封,徐州取代淮阴,镇江超越扬州等;工矿业的发展使我国从北到南涌现出一大批新城市,如沈阳、鞍山、唐山、萍乡等。这样,我国城市的分布格局就发生了向东南沿海地区“集中”的变化。北京紫禁城⑵新中国的城市发展解放后我国城市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表现出与以往显著不同的特征:发展速度加快,人为作用明显,波动性较强,形成4个明显的阶段——A.初期自然平稳发

8、展,B.前期人为控制与停滞,C.后期恢复和扩张,D.现期迅猛加速发展。我国5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由于长期实行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