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受压区高度

相对受压区高度

ID:42219934

大小:140.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0

相对受压区高度_第1页
相对受压区高度_第2页
相对受压区高度_第3页
相对受压区高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相对受压区高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为了防止将构件设计成超筋构件,要求构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得超过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罷即(三4(4-11)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鬻是适筋构件与超筋构件相对受压区高度的界限值,它需要根据截面平面变形等假定求出。卜•面分别推导有明显屈服点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钢筋配筋受弯构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的计算公式。※有明显屈服点钢筋配筋的受弯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的应变等于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与钢筋弹性量EsZ比值,即冬韦乓,由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为©CU与受拉钢筋应变Es的几何关系(图4-14)o可推得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gb的计算公式为(4-12)图4/4截面应变分布

2、为了方便使用,对于常用的有明显屈服点的HPB235、HRB335.HRB400和RRB400钢筋,将其抗拉强度设计值fy和弹性模量Es代入式(4-12)中,可算得它们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Eb如表4・4所示,设计时可直接查用。当gsgb吋,受拉钢筋必定屈服,为适筋构件。当吋,受拉钢筋不屈服,为超筋构件。建筑工程受弯构件有屈服点钢筋配筋吋的爲值表4・4

3、.5180.5080.4990.4900.4810.4720.463※无明显屈服点钢筋配筋受弯构件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Eb对于碳素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以及冷轧带肋钢筋等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取对应于残余应变为0.2%时的应力5).2作为条件屈服点,并以此作为这类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对应于条件屈服点5).2时的钢筋应变为(图4-15):图4・15无明显屈服点钢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Q002+牛=Q0024■空(4-13)式屮fy——无明显屈服点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Es——无明显屈服点钢筋的弹性模量。根据截面平面变形等假设,可以求得无明显屈服点钢筋受弯构件和对界限受压区高度gb

4、的计算公式为:只—队%召仏(4-14)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与截面配筋率p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鬻求出后,可以求出适筋受弯构件截面最大配筋率的计算公式。由式(4-8)可写出:(4-15)(4-16)式(4/6)即为受弯构件最大配筋率的计算公式。为了使用上的方便起见,将常用的具冇明显屈服点钢筋配筋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配筋率Pmax列在表4・5屮。建筑工程受弯构件的截而最大配筋率pmax(%)表4・5钢筋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HPB2352.102.813.484.184.885.586.196.

5、757.237.628.018.368.648.92HRB3351.321.762.182.623.073.513.894.244.524.775.015.215.385.55HRB400RRB4001.031.381.712.062.402.743.053.323.533.743.924.084.214.34当构件按最大配筋率配筋时,由(4・9a)可以求出适筋受弯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4-17)匕二戰怦保-警)式中asb——截面最大的抵抗矩系数,ctsb二gb(Xb/2)。对于具有明显屈服点钢筋配筋的受弯构件,其截面最大的抵抗矩系数见表4-6o建筑工程受弯构件截面最大的

6、抵抗矩系数c(sb表4・6钢筋种类

7、。设计经验表明,当梁、板的配筋率为:实心板:p二0.4%〜0.8%矩形梁:p二0.6%~1.5%T形梁:p二0.9%〜1.8%时,构件的用钢量和造价都较经济,施工比较方便,受力性能也比较好。因此,常将梁、板的配筋率设计在上述范围Z内。梁、板的上述配筋率称为常用配筋率,也冇人称它们为经济配筋率。由于不考虑混凝土抵抗拉力的作用,因此,只要受压区为矩形而受拉区为其它形状的受弯构件(如倒T形受弯构件),均可按矩形截面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