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217541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9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后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突破语文教学的“边界”,为文本与原著搭桥——《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文本深度阅读教学反思江门市新会实验小学苏艳玲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五年级下册第22课的一篇课文,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他用讽刺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严监生是作品中的一个经典人物。一、以读引说,初识严监生学期伊始,学生阅读书目中就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当学生学习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时,就已经读到小说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对严监生这个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课堂上,学生围绕“以读引说,初识严监生”进行热烈地谈论:1.围绕在他身边的人物有正室王氏
2、、赵氏(妾,后来扶正)、两位舅爷、一个儿子、哥哥严贡生以及五个侄子等人物;2.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从“话说严监生死后,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有钱过北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他是个家财万贯;他面对官衙胆小怕事;他爱财如命的人……他是顶级富翁,却又吝啬!学生对严监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细读文本,对严监生临死前莫名其妙地伸出两个指头,以及众人上前猜两个指头意思的情节打开一扇理解之窗,更为揣摩作者如何刻画人物的典型形象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二、以读引悟,熟识严监生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反复品读文本,让语言文字根植学生的认知里,内在生成新的认知,从而产生丰富的情感。1.自主
3、读文本,提取信息。课堂上先安排让学生自学感悟:(1)默读课文,知晓课文讲了件什么事?(2)反复品读,哪些语句勾住你,引起思考?(3)静心思考,作者怎样刻画人物形象?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1)概括课文的大意。(2)与组员商议、解决在自学中产生的疑问。(3)总结归纳本文写作特点。(4)分享感受深刻的语句。最后安排汇报交流:(1)品读精彩语句,揣摩人物的性格。(2)感悟作品的语言魅力。这两个环节的学习,都是在学生自主中展开,让学生质朴地读文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学生在汇报学习情况时主动表达,相互学习,获取信息。2.同步读文本,激发情感。文本中有这样一段:“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
4、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引导学生到情景现场,细读文本。“严监生的病已到了什么程度?”学生的情绪高涨了,“奄奄一息”“危在旦夕”“病入膏肓”“苟延残喘”“气若游丝”“弥留之际”……老师顺势导拨“一只脚跨进了鬼门关”人,莫名其妙地‘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这是什么回事呀?”当学生还在漠然之际,让学生再次细读文本。学生带着疑惑再读文本,反复地、细细地品读严监生身边的诸亲六眷是如何猜“两个指头”?这是学生在泛读小说时所没有过的体验。这个教学环节,学生是进行同步阅读,共同体验。3.深读文本,
5、赏识作品。严监生此刻不能说话,他是伸出两指来“说话”。这是很妙的设计,通过“诸亲六眷”上前猜,严监生的三次摇头,一次点头,把其当下的焦灼、无奈、愤怒、痛苦、绝望,呈现在读者面前。严监生死前经历的是如此这般的煎熬,非常深刻!学生因有了读原著的经历,对严监生的两个侄子、奶妈三个人对“两个指头”为何有如此猜测,进行深度的解读,对严监生三次摇头的不相同也能读到深处,更对赵氏如此明白严监生舍不得多点一茎灯草而不愿断气,一读即通。学生对文本进行深读,理解非常到位。学生读后感慨,“严监生的死太艰难了!”“天哪!这两个指头竟是——两茎灯草!太出乎意料!”“情节起波折,结局太悬了!”“哎,好一个守财奴!
6、”4.扩展文本,走进角色。当众人对严监生伸出的两个指头万般不得其解时,他此刻不能说话,面对平时不串门,关系不太好的两个侄子以及一直在自家生活多年的奶妈,他心里会怎样说呢?课堂上让学生代言,把严监生此刻的心理活动表白出来。学生还原严监生的话,“他把头摇了两三摇‘唉,不是!你这大侄何时上过我家,你今天在这瞎忙啥呀?’”;“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二侄!胡说!总想着钱,钱哪来的?现在点两茎灯草就是在烧我的钱呀!’”;“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越发指得紧了,‘奶妈呀,奶妈!枉费你在我家这么多年,你何时见过家里要点两茎灯草,你,你……’”学生走进角色,联系每个人与严监生平时的
7、关系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还原严监生心理的话,表达恰当,灵动。5.朗读文本,与文共鸣。通过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层的解读,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文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两个侄子、奶妈上前的猜测,严监生的动作、心理,学生如此丰富地解读,动情地朗读,把现场的情景呈现在课堂中。一个经典人物中的“吝啬鬼”形象被深深地烙在每一位学生心里。情真!意切!三、以读引研,辨析严监生严监生是个吝啬鬼!真的吗?的确,三百多年来人们可以列举不少证据,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