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212374
大小:1.77 MB
页数:99页
时间:2019-09-10
《绿园区建设工程-丙二十六路道路工程可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述1・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名称、投资项目性质1、项目名称:绿园区建设工程■丙二十六路道路工程2、建设地点:丙二十六路道路工程位于长春绿园区东部,正阳街以东,弘阳街以西,皓月人路以南,景阳人路以北。3、项目承办单位:长春城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申报单位性质:国有独资公司申报单位简介:4、投资项目性质:本项目属于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或市场化方式获得资金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项目背景、研究过程及建设必要性1.2.1项目背景根据《长春市总体规划(2011-2020)》,长春市将采用“组团布局、轴向发展”的思路,构建“双心、两翼、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2、,在长春市建立起完善的路网体系,建立以快速路、快速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快线为骨干、功能多样化和结构合理的现代化交通网络。绿园区交通便利,有京哈铁路、长白铁路和长白、长郑等省级快速公路过境,长春绕城高速公路在境内设有2个出口,同时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长春四站也坐落绿园区境内。丙二十六路位于绿园区景阳广场东北向,是连通正阳街与弘阳街之间的由西向南方向的支路。目前该路尚未形成,正阳街方向道路沿线部分为混凝土路面,部分为土路,两侧是在建的新城吾悦广场小区、吴中广场小区,弘阳街方向道路沿线为小区路、砖房、棚房,道路两旁居民区密集。目前居民前往正阳街方向的出行路径为弘阳街
3、一景阳人路一景阳广场一正阳街,该路径既有道路狭窄,交通量人,造成早晚高峰期交通堵塞严重;另外拟建道路两侧的新城吾悦广场小区及吴屮广场小区即将建成,将会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基于以上原因,急需修建连通弘阳街与正阳街Z间的道路,以减缓景阳人路一景阳广场一正阳街三角区的交通压力。丙二十六路的建设,将分散既有道路及景阳广场的交通压力,方便周边居民出行,改善该居民居住环境,完善路网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同时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丁•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
4、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要求,急需快速地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提出对丙二十六路道路工程,对区域基础设施完善并改造,以此来满足我市城市发展的需求,并对周边居民出行及商场运营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同时通过响应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位置图1.2.2项目的研究过程受长春城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依据《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T氐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和其它相关资料,
5、在经过现场勘察、方案论证及经济对比分析之后开展绿园区建设工程-丙二十六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工作,力争打通路网,减轻既有道路及景阳广场的交通压力,改善该居民居住环境,完善路网及相应的基础设施。1.2.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论证1)建设本工程是满足长春市交通发展的需要长春市是吉林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截止2015年底,长春市的机动乍保有量已达到105.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5%。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需要一个完善的城市路网与之相配套。丙二十六路位于长春市绿园区,项目周边新城吾悦广场小区、吴中广场小区的建设必将吸引大量的人流量及车流量。本
6、项目的建设符合长春市总体路网规划,可完善长春市支路路网,减缓区域交通压力,贯通了正阳街与弘阳街道路连接,分散景阳广场的交通流,减缓景阳广场的交通压力,工程的建设是满足长春市交通发展的需要。2)建设本工程是改善环境、经营城市的需要市政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问题,它除了承担基本任务外,还直接反映着城市的面貌和风格,是城市的命脉,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本项目实施完成后,除了完善城市道路网结构,给我市居民提供一个更为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宽敞、便利、舒适、秩序井然的道路交通状态,同时也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是实现招商引资集团化、规模化、区域化,打
7、开通向国际市场通道的需要。长春市的软硬环境的建设是招商引资的前提,只有具备高标准高质量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宽松的政策环境,才能使招商引资工作更加卓有成效,才能更加吸引好的企业和好的项目。3)是建设海绵城市,缓解城市内涝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卜•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耍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
8、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