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基础_图文

电气安全基础_图文

ID:42208009

大小:740.1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0

电气安全基础_图文_第1页
电气安全基础_图文_第2页
电气安全基础_图文_第3页
电气安全基础_图文_第4页
电气安全基础_图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气安全基础_图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1、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网和电力负荷组成。2、额定电压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电压。3、我国标准规定:交流额定电压1000V及以上者属高压,1000V以下者属低压。4、电压等级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工业的水平以及技术经济的合理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的。5、我国工频低压最常用的是380V和220V电压;在井下及其他场合,常采用127V和660V电压;在安全要求高的场合,还采用50V以下的特低电压。6、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两个基本参数。我国普通

2、交流电力设备的额定频率为50Hz,—般称之为“工业频率”,简称“工频”。7、电气事故的特点:①电气事故危害严重;②电气事故类型多;③电气事故危险直观识别难;④电气事故的概念较为抽彖;⑤电气事故的防范研究综合性强。8、电气事故的类型:①触电事故【".电击(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b.电伤(需从头到尾看一遍)】;②电气火灾爆炸;③静电危害事故;④雷电灾害事故;9、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①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②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③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④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⑤农村触电事故多;⑥冶金、矿业、建筑

3、、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⑦青年、中年人以及非电工人员触电事故多;⑧误操作事故多。10、成年男性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约为10.5mAo11、表1・7各种电流途径的心脏电流因数P26电流途径各种电涼途径的心班电流因数左于7•左右声成双脚、/双手一双解左手一右手右手一左右脚我双■背一右手背一左手J帳一右手1.01.00.80.30.71.30.7——■部一左手.右手戒双手第二章直接接触电机防护1、基本准则:在正常情况(正常操作和无故障情况下),或在单故障情况下,易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均应是无危险的。2、易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包括电气设

4、备上的“带电部分”(定义:正常使用时要被通电的导体或可导电部分,含屮性导体,但按惯例不包括PEN导体。)和“外露可导电部分”(定义:电气设备的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3、直接接触电击:人体直接接触到上述的“带电部分”而引起的电击。4、间接接触电击:人体接触到发生漏电故障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而引起的电击。5、介质损耗: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中的部分电能不可逆地转变成热能,这部分热量叫作介质损耗。6、绝缘击穿(电介质的击穿):当施加于电介质的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时,会使通过电介质的电流突然猛增,这吋绝缘材料破坏,完全失去了绝缘

5、性能的现象。7、间距: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第三章间接接触电击防护1、TN系统考点:TN系统简图、释义、用途、运用条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书第三章)2、等电位联结:一种以降低接触电压为目标的“场所”电击防护措施,是指保护导体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金属装备以及允许用作保护导体的金属管道等用于其它目的的正常不带电导体Z间的联结(包括IT系统和TT系统中各用设备金属外壳Z间的联结)。分为总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其中局部等电位联结是辅助等电位联结

6、的一种扩展。3、总等电位联结的导体包括:①进线配电箱的PE(或PEN)母排;②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水、下水、热力、空调、煤气等管道;③建筑物的全部金属结构;①如果有人工接地,应包括接地体及其引线。4、局部等电位联结的导体包括:①PE母线或者PE7干线;②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水、下水、热力、空调、煤气等管道;③建筑物的金属结构;④装置的外霧可导电部分和其他装置外可导电体。5、自然接地:用于其他目的,且与土壤保持紧密接触的金属导体。6、人工接地:采用钢管、角钢、圆钢或者废弃钢铁等材料制成。人工接地宜采用垂直接地,多岩石地区可

7、采用水平接地。7、流散电阻:接地电流在土壤中遇到的全部电阻。是接地电阻的主要成分,是接地体重要的应用和技术指标。8、半球形状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R=’7VD第四章兼防直接接触处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1、特地电压又称安全特低电压,旧称安全电压。是属于既能防范直接接触电击,也能防范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2、我国标准规定了特低电压系列:将特低电压额定值(工频有效值)的等级规定为:42V、36V、24V、12V、6Vo(选择)例如:在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特低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屮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

8、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特低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特低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特低电压。当电气设备采用24V以上特低电压吋,必须采取防护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